程少为的号怎么挂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231864.html

大河文澜

DAHEWENLAN

抗战时期第二次

《告孟县旅外同乡书》解读

宋志道

民国30年10月1日,孟县县政府发出第二次《告孟县旅外同乡书》,原文如下:旅外同乡钧鉴:值此中秋佳节,花好月圆,而敌寇猖獗,致吾父老人民荡析所居,有家归不得。衷心痛悼,将何所似!兹再将三阅月来地方情形续告,以慰远怀,想吾在外同乡,或愿闻也!1、城内敌人统共有余人,日人占五分之一,余为本县学警占五分之一,余为皇协军,计分警备队、警察队、宪兵队等部。伪县署知事仍为宋钦,秘书谢文彬。8月1日开正式成立会,演戏作景,城基培高,城壕挖深,防我攻袭。城北谷旦、洪道、近村驻伪军余人,负责护路任务。五区小川有敌伪50余人。2、七月二十一日,敌伪进行第三次扫荡,调集各县敌伪军不下0余人。伪军多系刘昌义部第二旅,由温抵孟,向西搜索。刘逆亲率一旅两团,搜索济、孟边境,至济、孟边界西部丛岭间,被我国军团队迎击,敌伪损失甚重。9月15日,敌又拟四次搜岭,因刘部反正而止。3、伪豫北绥靖司令兼21师师长刘昌义,原系我方游击队总队长,民国28年(年)投敌,偶因敌方虐待而反正,因非固定计划,又无大军北来援助,迭被扫荡,颇为奥丧。4、敌伪机关众负责人姓名:小林部队佐佐木部驻城内利生店,宪兵队长土屋驻城内银行,伪县署顾问山下满雄驻县署,兴亚军指导官XXX驻城内政警队,小川司令金藤好雄驻城西小川,警察队长耿占山驻城内XX街。县知事宋钦,县署秘书谢文彬;一区区长郝子服,区员姚伯源、阎汉三;二区区长刘达五,区员谢鼎新,区团副高X阳;三区区长杨来三(已辞退,无继人),六区区长宫光华,新民会吴作民。5、敌伪情况:(1)经济压榨,最为严酷,一次派款即有20余万元,生地、棉花、麦子等物资均统制收买。(2)毒化政策,推行甚厉。(3)残害我公务人员,暂代财委会主任委员葛瑞苍逮捕后酷刑毙命,李耀堂、姚援杰两联保主任、师范学校校长王一行,家均被焚,姚主任之妻并及遇难。(4)增募学警,以培植势力。(5)催造户口册,以便稽核。(6)奸杀焚掠,益加严厉。6、我政府仍在西岭办公,人员大致如旧,各区人员也大致如旧。关于敌方政策,均尽力遏阻,多方扰乱破坏,于敌伪颇多不便,故敌伪对孟县亟为忌恨。7、警察、政警及各区署、联保,均采取战时体制,共编为16个中队,一面击敌,维持地面,一面推行政令。故在敌伪压境的情况下,地面安静如常,政令推行无阻。8、第四区专署(编者注:河南省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将在本区新建两个支队,第一支队为武陟。我县为第二支队,县长兼支队长,下设三个大队部,县各中队均编入,奉令可在孟、温、沁、济一带活动。9、地方旱灾,极为严重,秋禾枯萎,麦难下种,人心均惶惶不安。多次电报请赈,未蒙拨到赈款。以上各项,为三阅月来后方大概情况。若详言之,则数万言不能尽。兹有两事迫切,欲为各同乡陈者。(1)卫生药品,颇感缺乏。作战时期不仅受伤者多,而感染尤众;交通阻隔,药品难购;父老兄弟患病者,呻吟床褥,待救孔殷。捐款捐药,不可稍缓,此希望在外同乡、仁人君子者,一也。(2)数月来公务员殉职、抗战伤亡殊多,救济、抚恤,需款浩繁;地方困难,民间拮据,筹款至为不易。如能募集捐款,虽一点一滴,皆义粟仁浆,此希望诸同乡一致慷慨解义囊者,二也。以上两点,尚祈各在外同乡努力帮忙,如能实现,则全县父老人民必拜厚赐矣!孟县县政府民国30年10月1日《告孟县旅外同乡书》第一条所说“8月1日开正式成立会,演戏作景”,系指民国30年()8月1日至8月3日,日军在侵占孟县两个多月之后,举行了为期三天的“庆祝孟县县署成立大会”。我在《强盗和奴才们得意的庆典》中写道:“伪县公署庆祝大会日程三天,表面好象热闹非凡,内容看似十分丰富,演剧、演艺、讲演、香会、施疗、施粥、庆祝典礼、宴会、乐队演出、映画、慰问皇军、游行……令人眼花缭乱。”“日本强盗们,别得意的太早!中华民族不可侮!中国人民不可欺!你们得意之日,就是你们走向灭亡的起点!抗日战争的胜利必将到来,最后的失败在等待着你们。汉奸奴才们,别再为虎作伥,别再执迷不悟!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这将是你们卖国求荣的可耻下场!”《告孟县旅外同乡书》第二条和第三条多次提到的刘昌义,时任“国军”暂编第15军军长。他生于年,河北高阳县人,早年从军,年在冯玉祥军中任职,年“蒋冯大战”时提任新兵师师长。年“九一八事变”后冯玉祥组织抗日同盟军,刘昌义任第46师师长,召集旧部参加抗日。年全面抗战开始时刘昌义组织义勇军,所部改编为第一战区豫北抗日游击队,在博爱县、温县一带打游击。年6月,时任豫北游击总队司令的刘昌义所部被日军团团包围,在敌众我寡、突围无望的情况下,为保住部队被迫“诈降”。年9月,刘昌义乘日伪军派员来点验部队时,出其不意反戈一击,歼灭日伪军余人,并俘获日伪头目多名,为此受到重庆国民政府赞赏,所部改编为暂编第15军,晋升他为中将军长。文中所说“7月21日,敌伪进行第三次扫荡,调集各县敌伪军不下0余人。伪军多系刘昌义部第二旅,由温抵孟,向西搜索。刘逆亲率一旅两团,搜索济、孟边境……”。此时刘昌义部还未反正,随日伪军在孟县进行“扫荡”。文中所说“9月15日,敌又拟四次搜岭,因刘部反正而止。”系指刘昌义“乘日伪军派员来点验部队时,出其不意反戈一击”而言,日伪的这次扫荡因此被迫中止。《告孟县旅外同乡书》中所说“伪豫北绥靖司令兼21师师长刘昌义,……偶因敌方虐待而反正,因非固定计划,又无大军北来援助,迭被扫荡,颇为奥丧”,需要加以纠正。在整个抗战中刘昌义的表现是可圈可点的:他拥护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方针,抗战是坚决的,作战是勇敢的;年他积极组织抗日同盟军,召集旧部参加抗日;年他组织义勇军,在豫北博县、温县一带打游击,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年,刘昌义所部在温县单庄和孟县武桥一带抗击日军,作战十分顽强;年春,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刘昌义率暂编15军在中牟——许昌的防线上拼死抵抗,和数倍装备精良的敌人鏖战半月,付出了两个师的代价;在豫中会战时,刘昌义曾亲自率领部队夺回绪张村,歼灭了多名日本鬼子,在战斗惨烈时他多次参加肉搏,为此被蒋介石亲自接见,授予“三级云麾勋章”。《告孟县旅外同乡书》第五条所说日军“毒化政策,推行甚厉”,系指日军特务机关公开售卖白面、红丸、烟土等毒品,强迫分配各保长出售,并在县城设立烟膏店,零星出售毒品。文中所说的葛瑞苍、李耀堂、姚援杰、王一行,都是孟县与日寇不共戴天的抗日精英。《孟县教育文化界抗战期忠贞事迹调查表》记载:“葛凤梧,字瑞苍,致用学校校长,赋性刚正,热心教育,曾创办致用学校,收容失学青年藉资深造。民国30年敌人陷孟被俘,破口骂敌,绝食而死。”王世法,别号一行,孟县湾村人。在孟县师范学校的三次学潮中,思想进步的王一行积极支持学生的斗争,赶走反动校长邓瑞明和郝秀三。抗战开始后王一行继续担任孟县师范学校校长,因积极宣传抗日遭到日伪的忌恨,焚烧了他家的房屋。《告孟县旅外同乡书》第七条所说“采取战时体制,共编为16个中队”;第八条所说“我县为第二支队,县长兼支队长,下设三个大队部,县各中队均编入,奉令可在孟、温、沁、济一带活动”,指的是孟县抗日团队的组建。年《孟县县政府施政报告》中,有第一战区挺进第二十纵队第二支队组建的具体内容:“为保持地方武力,藉资抗敌计,即将各区团队一律编为战时自卫队。计第一、第六两区各1个中队,第三区3个中队,第二、第四、第五区各2个中队,连同县复员常备队3个中队,并合警察队、政警队编为特务中队,共16个中队。”支队长张汉英,支队副张汉卿、张勛铭,第一大队长张勋铭,第二大队长张世杰,第三大队长张奇峰,中队长分别是张奇峰、宋桂堂、张立恒、霍全成、王占元、刘济生、王廷文、张恒发、陈庆文、李兆兴、毛心达、李振汉、张春喜、赵兰芳、张朝祥和解清润。《告孟县旅外同乡书》结尾写道:“兹有两事迫切,欲为各同乡陈者。(1)卫生药品,颇感缺乏。作战时期不仅受伤者多,而感染尤众;交通阻隔,药品难购;父老兄弟患病者,呻吟床褥,待救孔殷。捐款捐药,不可稍缓,此希望在外同乡、仁人君子者,一也。(2)数月来公务员殉职、抗战伤亡殊多,救济、抚恤,需款浩繁;地方困难,民间拮据,筹款至为不易。如能募集捐款,虽一点一滴,皆义粟仁浆,此希望诸同乡一致慷慨解义囊者,二也。”抗战期间,孟县县政府最感缺少的是钱粮、武器和医药,文中所说这两点是这篇《告孟县旅外同乡书》的核心内容,也是当时孟县抗战困难之所在,更是孟县当局和人民对在外同乡的殷殷之望。

作者简介

ZUOZHEJIANJIE

宋志道,年生,孟州市范庄村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退休于孟州市文广旅局,热爱文学创作与历史研究,先后在新闻媒体上发表作品数百篇,有40多件作品获河南省和焦作市优秀广播电视节目奖。近年来,结集出版了《岁月留痕》、《文革纪事》、《改革的脚步》、《闪光的足迹》、《孟州史话》、《往事如烟》、《我的大学》、《孟州民国史志大全》、《孟州历史大事记》;与他人合作主编了《孟州博览》、《孟州教育志》、《孟州馆藏文物图鉴》、《孟州地名志》、《孟州今古》、《弄潮者之歌》和《创业之路》等书。

栏目编辑

行为社

《大河文澜》原创平台

平台主办:《大河文澜》编委会

平台指导:中国唐代文学学会韩愈研究会

河南省直文联

孟州市文联

战略合作:北京回归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特别鸣谢

平台配图多来自网络,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我们深表谢忱!若有异议,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engzhouzx.com/mzmt/1197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