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孟州市槐树乡西坡村,有这样一位共产党员,他以种子的精神扎根基层,帮助西坡村脱贫致富。他就是河南省孟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驻西坡村第一书记郭文杰。孟州市槐树乡西坡村,处于洛阳市吉利区、济源市和孟州市三市交界,是一个省级贫困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1户,贫困人口人。这里坡陡弯多沟又深,进村无直路,进街房屋稀,岭上沟下不见人影先闻声。24岁的郭文杰今年2月入驻槐树乡西坡村,虽然之前没有基层工作经验,但他面对工作却一点也不打怵,靠着乐观外向的性格,很快就和村民打成一片,帮助群众解决问题是他最开心的事。孟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选定郭文杰为驻村第一书记时,局长郭小三语重心长叮嘱道:“小郭,派你驻村是经过慎重考虑的,相信你一定能够干出成效。年轻人就要能吃苦、能吃亏,青年时多经历一些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选择历练就是选择收获,作出贡献就是一名年轻党员应有的选择。”驻村后郭文杰每见一人、每进一户,总把“爷爷、奶奶、大娘、大伯”等称呼挂在嘴上,先笑后叫,热情满面,给乡亲们留下了“人帅、嘴甜、脾气好,天天都在村里转,愿跟大家掏心窝”的好印象。“老了老了能碰见你这个好孩子是俺们的福分呐。你对俺们老两口这么好,对村里老少爷们这么好,俺们打心眼里感觉到跟着党走就是好,俺们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西坡村宋德仁、黄顺香两位老人,语重心长地感谢着郭文杰。这两位老人长期行动不便,雨天还有时滑倒。在一次入户中,郭文杰了解老人的困难,便听在耳里,记在心上。郭文杰忙前忙后,通过多次与槐树乡沟通,为宋德仁家申办了残疾人无障碍改造。工程完工时老两口脸上洋溢起幸福的笑容,感激万分,拉着郭文杰手不吃饭不让走。面对村民的夸赞,郭文杰总是腼腆地说:“群众拥护的是党的好政策,我只不过是服务群众的一颗螺丝钉。我坚信,只要真心为群众着想,尽力为群众办事,就一定能够得到群众的认可。”除了参加会议、请示汇报、每周二组织工作队开展工作外,郭文杰在村干部的陪同下,走遍了西坡村的坡坡坎坎,访遍了所有的贫困群众,习惯了用脚去丈量村里的每一寸土地,用耳去倾听村民的每一句心声,用心去体验村民的酸甜苦辣,用脑去谋划扶贫对策。村里要脱贫,党建是抓手,民心是重点。郭文杰与西坡村双委再三研究后,决定先健全党建制度、党建阵地,结合西坡村留守老党员、空巢老人多的特点,在村里建设一个老党员、老村民活动中心——慈善幸福院。有了方案,资金从哪里来呢?大家都犯了愁。郭文杰想到了“坚强后盾”,立马带上方案和村“两委”的意见向孟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领导作了汇报。在受疫情影响经费紧张情况下,孟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捐赠2万元建成了西坡村慈善幸福院。村里要致富,必须有项目。上什么,怎么上,郭文杰为此寝食难安,四处联系。得知上级有一批到户产业扶持项目后,他日夜奔波、完善资料,终于争取到了上级“到户产业扶持项目”的资金58.5万元。乡亲们奔走相告,欢呼雀跃,经村干部测算,预计该项目每年能为村里增收4.68万元。不辜负组织信任,不辜负群众期待,就要满怀真情干工作,实心实意搞扶贫。残疾贫困户张中一人独居,靠着戴着假肢拄着拐,开着三轮车到吉利区一家市场摆摊修鞋为生。1年前,三轮车报废了,假肢也坏了,郭文杰看在眼里急在心上,通过与孟州市残联、槐树乡民政所协调,很快解决了假肢问题。郭文杰再一次来到孟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说明情况,局里捐献了一辆崭新的三轮车。因此,张中恢复了修鞋生计,每月收益可达元左右。同时,驻村工作队帮助村民宋东风、耿建国等9人申请办理了公益性岗位,为宋志等贫困群众申请了一次性创业补贴、小额贴息贷款等。西坡村的帮扶工作得到了孟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大力支持,局长郭小三经常深入村里开展工作。为解决西坡村账上常年没钱,工作无法正常开展问题,孟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克服资金紧张的困难,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该村送去了价值元的酒精和消毒器械;为助力西坡村“孝老是福爱在重阳”活动,资助现金元。另外,积极协调焦作隆丰皮草企业有限公司为西坡村捐赠5万元。西坡村党支部书记张五林发自肺腑地说:“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共产党人就是要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西坡村的巨大变化,就是驻村干部在群众中开花发芽的结果。” 责编 庞越峰张子豫 校对丨张健 监审 褚峥 扫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