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医院白癜风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10775479.html

11月8日是第二十一个中国记者节。11月4日,市委宣传部、市记协举行重庆新闻界庆祝第二十一个中国记者节座谈会暨重庆市第七届“好记者讲好故事”首场巡讲,会上表彰了一批获奖作品和先进个人,并揭晓了第十一届重庆市“十佳新闻工作者”获奖名单。

会议通报表彰了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第十六届长江韬奋奖重庆获奖作品和个人,第二十三届重庆新闻奖“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宣传重庆好新闻奖”、第二十三届重庆新闻奖获奖作品,第十一届重庆市“十佳新闻工作者”获奖个人,并向获奖代表颁发荣誉证书。重庆有7件新闻作品获得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其中,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融合创新作品《对话:时代变了初心未变》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华龙网集团总裁、总编辑周秋含获评长江韬奋奖(韬奋系列)。54件作品入选第二十三届重庆新闻奖“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宣传重庆好新闻奖”;件作品获第二十三届重庆新闻奖;陈钧、王蓉、熊远树、刘勇、连新民、郭金铭、陈臣、佘振芳、丁政义、李小华等10人获第十一届重庆市“十佳新闻工作者”称号。

座谈会上,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代表、华龙网编导冯珊,第十六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华龙网总裁、总编辑周秋含,第二十三届重庆新闻奖获奖代表、重庆广电集团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刘恋,第十一届重庆市“十佳新闻工作者”代表、重庆日报经济新闻部副主任陈钧分别发言,分享了各自的获奖心得和工作体会。

会前,还举行了重庆市第七届“好记者讲好故事”首场巡讲。重庆日报记者谢智强、华龙网记者周盈、重庆广电集团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连新民、南岸区融媒体中心记者杨明威、巴南区融媒体中心记者侯玉玲、石柱县新闻中心记者游凤,分别从勇敢逆行投身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汛抗洪一线,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等方面,讲述了忠实践行“四力”的生动故事和在工作中的所见所思所想。

当天,市新闻工作者协会还举办了重庆新闻界第五届迷你马拉松赛、趣味嘉年华等活动。11月7日,重庆卫视播出了市第七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专辑。11月8日晚,主城区解放碑商圈、两江四岸主要楼群大屏打出记者节祝福语,向全市新闻工作者致敬问好。

第十一届重庆市“十佳新闻工作者”简介

陈钧

陈钧男,39岁,重庆日报经济新闻部副主任。从事新闻工作16年,他采写了1万余篇新闻稿件,其中《抗疫一线的那些党员们》《重庆主城首批患者治愈出院》等战疫一线报道鼓舞了一线医护人员士气、坚定了重庆人民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决心;《“陆海新通道”背后的重庆探索》《长江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正式启动》等报道展现了重庆积极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举措和行动;邢家桥社区老旧小区改造系列报道,更是成为重庆乃至全国基层治理的典型案例,助推邢家桥社区党委书记当选年感动重庆十大人物。

他采写的《“陆海新通道”背后的重庆探索》获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昌元化工力压美国百年老店掌握全球高锰酸钾定价权》获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全球首款工业物联网SIP芯片在渝诞生》获第十九届重庆新闻奖一等奖等大小奖项30余个。他还多次被评为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优秀新闻工作者,从年至年,连续3年被评为重庆日报首席记者。

王蓉

王蓉女,44岁,重报都市传媒集团慢新闻频道副总监。从事新闻工作20年,她采编了上千篇新闻稿件,作品曾获重庆新闻奖一等奖4次,二等奖3次,三等奖5次;赵超构新闻奖一等奖2次,二等奖2次。其中,年采写的新闻通讯《上甘岭英雄自愿护林40年》《79年情书只为一人赋》分别获第二十三届重庆新闻一等奖、三等奖。曾获得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年重庆晚报创立慢新闻时,已任中干5年的王蓉带头回到采访一线。在其担任重庆晚报慢新闻采访团队负责人期间,策划了上百件有感染力、传播力、接地气的新闻深度报道。每年,慢新闻十余篇深度报道全网阅读量过亿,其率先发掘的先进人物杨雪峰被授予公安部一级英模,与“背篓夫妻”一起被评为“感动重庆十大人物”;首发的《88岁拾荒校长捐百万助学》中的校长吴定富登上了中国好人榜。年,重庆晚报慢新闻获第二十二届重庆新闻奖(专栏)一等奖,以及中国晚协首届融媒体奖(新媒体品牌栏目)一等奖。

熊远树

熊远树男,50岁,重庆晨报副总编辑。从事新闻工作25年半,他采写了多篇新闻稿件。其中,通讯《贫困村“第一书记”的五个“一”》是年启动打赢脱贫攻坚战以来,重庆最早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engzhouzx.com/mzfz/1459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