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人,每天风雨无阻出现在电视荧屏上,为老百姓送上最新天气预报信息。同样是这样一群人,因为准确、及时的气象服务,被中央领导人誉为“最受观众欢迎的气象明星”,老百姓则称赞他们播报天气时如话家常,从心底里关心公众的冷暖。他们就是华风集团的中国天气节目主持人。

当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际,中国天气节目主持人每天依然奋战在工作一线,与公众一起共担风雨。他们活跃在每天播出的26个国家级广播电视平台多档天气预报节目中,用自己的坚守,为观众提供更好的天气预报服务。

隔离是最好的相守

春节前疫情刚报出,《新闻联播》天气预报主持人王蓝一便果断取消女儿春节回江苏奶奶家的行程。驻守北京,就意味着春节不仅要值班,还要照看女儿。

王蓝一,年开始进驻《新闻联播-天气预报》,一晃已经12年。

VS

生活中,她大大咧咧,爱说爱笑,生活中最最令她满足的就是画画,有时一画就是一整天。

大年初一是王蓝一值班。为避免和减少交叉感染,她一早就带着女儿离开,直到现在也没有去看望过父母。父母担心她出门、上班的安全,尤其是她工作时不能戴口罩。为了不让他们担心,王蓝一每天都打电话报平安。

“这个时候隔离就是最好的相守吧!”王蓝一说。

为了做好防护,王蓝一的工作在出门前一小时就开始了。她会在家里先给自己化好妆,然后再到单位让化妆师做发型,做发型期间全程戴口罩。“虽然辛苦点,但自己、家人、同事心里都会更踏实些,保护好自己,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他人。”

疫情防控期间,值班加替班,轮休在家的王蓝一要负责一日三餐。“虽然有些疲惫,但作为天气主播,在这个特殊时刻,还能如常准时与观众相约;作为妻子和母亲,在这个特殊时刻,还能与家人平安相守。我感到更多的是一种幸福和责任。”王蓝一的话语中饱含力量。

中国天气节目主持人刘超也是如此。在岗位人手最紧张的时候,从正月初四到初十,他上了6天的班。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他尽量减少一天中出门的次数。“来单位一天,我就尽量多工作,我的班基本是早晨《朝闻天下天气预报》、中午《新闻30分午间天气预报》、下午新华社《天气新闻》和傍晚国防军事频道《天气预报》。”刘超说。

工作中的刘超。

VS

刘超主持内蒙古突泉县春晚后的花絮照。

有4天他是早班连着白班。如果上早班,他会4点起床,提前把蛋炒饭做好,出门时自带三件套:酒精喷壶、口罩、护手霜。虽然自认为防护得很好,但作为家里暴露在外最多的人,他还是尽量与家人隔开距离。

“吃饭我自己在厨房,睡觉把自己隔在小北屋的上铺,不再抱自己的宝宝。她差一个月就两岁啦,长得挺快。那段时间有半个月没抱过她,只能远远看她,觉得她又长大了,心里酸酸的!”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说起这段经历时,刘超的声音仍有些哽咽。

真的很累,但值得!

中国天气节目主持人徐丛林值班到初三之后原本计划回家过年,但在年前一周决定退票留守北京。虽然当时武汉疫情并没有大暴发,但他觉得减少长途出行对自己和周围同事以及亲属都更安全。在得知他决定在北京留守之后,父母第一时间表示理解。“家庭的支持,让我们这些在异乡打拼的人心里感到更踏实。”徐丛林感慨。

工作中的徐丛林。

VS

生活中阳光开朗的徐丛林,总喜欢把微笑挂在嘴边,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感染着身边的每个人。

退票后,他第一时间向各级领导汇报,并表示可以接受任何工作安排。在正常值班到初三之后,他继续替没有在京或回京隔离的同事值班。

连续多天的早班加替班,虽然体力脑力严重透支,但由他主持的天气预报节目一直保持高水准,并得到了央视同行的赞许。

随着集团新媒体业务的开展,徐丛林作为第一批天气节目主持人入驻“快手”平台。因为疫情原因,无法实现多工种面对面的团队配合。为了不错过在疫情防控期间开展气象科普宣传的重大窗口期,他边学习、边实践。在短短一个月内,他独立完成近40条短视频的策划、编剧、拍摄、制作。工作量的陡增一度导致他连续失眠,但只要一到镜头前,他就尽量让自己充满活力。

虽然是“快手”平台的一名新兵,但徐丛林凭借自己的专业和敬业,很快就吸引了大约5万名粉丝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engzhouzx.com/mzxw/1390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