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仰此生得天趣,兴会所至岂人为。《兰亭序集联》,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艺术委员会委员、北京艺术创作中心副主任、中国书画院副院长、中国行政大学和西南林业大学客座教授杜敬义题写。 俯仰此生得天趣兴会所至岂人为 走进重庆北岩点易洞 张桂守 点易洞,又名“周易园”,坐落于重庆涪陵区大江北岸黄旗山北山坪南麓的北岩,因是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程颐曾在此地点注《易经》而得名。据载,北宋绍圣二年(年),程颐被贬涪陵,在“点易洞”中点《易》立说,历时6载,是中国易学文化传播的重要驿站。 程颐(-),汉族,字正叔,洛阳伊川(今河南洛阳伊川县)人,世称伊川先生,出生于湖北黄陂,北宋理学家和教育家。历官汝州团练推官、西京国子监教授。元祐元年(年)除秘书省校书郎,授崇政殿说书。 点易洞,是人工开凿的石洞,系石砂岩上人工凿成的石洞,高4米,深2.2米,宽3.8米。洞门镌刻额曰:”点易洞”,三个楷书大字。 洞中奉祀程頤塑像。 两边一副楹联曰: 洛水溯渊源,诚意正心,一代宗师推北宋; 涪江流薮泽,承先启后,千秋俎豆换西川。 历代名人摩崖题刻80余幅。 洞西北壁镌刻题额:”伊洛渊源”是清代涪陵诗人、书法家石彦恬题刻。 宋代朱熹题刻北岩米、高20米的摩崖,崖上有佛塔一座、佛龛摩崖,宋朱熹游此题刻诗: 渺然方寸神明舍, 天下经纶其此中。 每向狂澜观不足, 正如有本出无穷。 落款:晦翁。 朱熹(年-年),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学达德天”,是清康熙二十六年(年)御赐。“北岩胜境”,是光绪康节秋,州 人口口林贵题刻。“草静云和”,是嘉庆戊寅年(年),张鹏云。口口亥秋,丰城毛震寿书一副楹联曰: 官守当为斯民造福, 臣心誓与此永同清。 作者:张桂守,“逐梦前行,不负韶华”,饱览名山大川,遍访名胜古迹。拙作及艺术作品散见《中国楹联报》、《中国书画报》、《书法报》、《书法导报》、《青少年书法报》、《美术报》、《神州诗书画报》、《书画名家报》、《闽东日报》等,易见网络《百度》、《今日头条》、《腾讯新闻》、《艺术杂赏》、《诗词轩》、《古村记》、《环球网·文旅》等发布。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engzhouzx.com/mzmt/1407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