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今天是11月8日,第21个记者节如约而至。 其实,不管是不是记者节,每一天,都有大量的记者、编辑忙碌都在采编一线,用灵妙的笔触,精美的画面刻记录着时代的变迁变迁和社会的冷暖。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在今年,《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正式出台,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将成为传媒业自身发展的主旋律,也将成为守正创新的动力,为记者这个特殊群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积蓄鼓与呼的巨大能量。 在记者节到来之际,我们采访了4位新闻人,他们有的是中国新闻奖获得者,有的是四川“十佳编辑”获奖者,有的入围全省“好记者讲好故事”三甲,有的今年奔赴武汉,获得全国抗疫先进个人的荣誉。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时代背景下,这些守正创新的优秀代表,他们有怎样的故事、怎样的思考?他们如何践行“四力”,如何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让我们走进他们。 徐艳梅四川在线记者吴浩范芮菱 02:34每当回忆起在武汉的近两个月时光,总有一串画面出现在全国抗疫先进个人、四川广播电视台记者张艺的脑海中,那是一架即将降落在武汉的飞机。自己耳旁,传来机务人员提醒的声音,自己身边,坐着四川省第三批支援湖北的名医务人员。飞机上有两名记者,其中一位,就是张艺。 十几分钟后飞机降落,张艺发现,机场,清静;道路,寂静;城市,安静。武汉,仿佛是一座静止的城市,“心有绷紧的感觉,但我知道,我只能往前。”张艺说,这一串画面,自己一辈子也忘不了,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出现在国殇现场,幸而不幸,“以己之力履职,我要真实记录正在发生的大事件和事件中的人们。”一片寂静中,张艺心中涌出一股力量。 从2月2日到3月31日,张艺跟随医疗队在武汉坚守了59天。作为四川支援湖北医疗队的分之一,他亲历、见证并记录了四川省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的点点滴滴,以及封城之下的武汉日常。59天时间里,他采访视频资料超过分钟,和在后方的同事们一起,制作新闻专题9篇,新闻报道13篇,新媒体视频26个,记者手记17篇。这些报道,生动展示了四川医疗队在武汉的奋战经历。除了常规拍摄,张艺还对名医务人员进行了口述实录,力求走进每一个人的世界,记录他们的喜乐悲欢,见证他们强大的内心。“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克了恐惧。”在武汉期间,张艺13次走进隔离病房,留下大量宝贵的影像。 樱花开时硝烟散,方舱闭时是归期。在武汉的日子,不仅锤炼了张艺的心性和业务能力,也为他带来了很多的思考契机,在重大新闻现场,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当下,作为一名电视台的记者,应该如何更好的前行? “要把握好时间节点,根据需要主动推出新闻报道。”张艺说,武汉需要讲述的维度有很多,哪一个时间节点报道什么内容需要有清晰的思路。张艺并没有一个人在战斗,后方团队给了他大量支持,他根据后方提供的报道侧重点,把报道分为离家出征、救治病人、典型人物三个阶段。初到武汉,观众需要了解这支医疗队里到底是些什么人?他们为什么敢于逆行武汉?所以以《隔离病房的“四朵金花”》为题报道了四个90后护士逆行武汉的故事,让人们为90后的担当点赞。第二个阶段观众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