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短视频在严肃新闻报道领域异军突起,成为用户资讯内容消费的一大主力军。但随着行业竞争加剧,短视频也进入了发展的下半场。

本期全媒派带来复旦大学李良荣教授的文章,与你一同探讨,在未来,短视频将走向何方。

中国短视频的现状

短视频迅速发展

年以来,短视频在中国快速发展,短视频作为一种新生的媒介形态正在走向主流。

根据工信部的数据统计显示,截至年5月底,影音播放类应用数量为43.7万款,在我国移动应用程序规模中排名第三,仅次于游戏类应用和生活服务类应用。并且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而据第三方数据机构QuestMobile最新发布的春季报告显示,截至年3月,短视频行业的用户规模已经达到4.61亿。

当前中国短视频的主要特征

我认为,当前中国的短视频,主要呈现以下是三个方面的特征:

重娱乐,轻资讯

当前的短视频市场,以恶搞、美妆、表演、美食等为主要内容的短视频作品占据主流,主打娱乐和社交的抖音、快手和美拍拥有众多粉丝。由于娱乐短视频的泛滥以及其影响力的巨大,在不少人心里,短视频就等同于娱乐,从“学猫叫”到“海草舞”,不同的内容背后却是相似的演绎方式和同质化的娱乐内核,整个短视频市场呈现一种高度的娱乐化和同质化。

与娱乐短视频市场的火热不同的是以新闻资讯为主的短视频发展的相对滞后,尤其是影响力大的新闻资讯短视频产品还较少。目前,国内各大媒体也开始积极布局这一领域,例如,梨视频、我们视频(新京报与腾讯合作)、辣焦视频(浙江日报推出),可见,新闻资讯类短视频将成为未来新的竞争高地。

重流量,轻质量

当前,大量的短视频产品以蹭热点或是猎奇的方式博人眼球,获取用户的注意力从而获得流量。这种方式,表面上看上去爆款频出,十分热闹,但实际上这种流量多为一过性的、无法持续的。在当前这个信息爆棚的时代,各种产品扑面而来,上述这种基于猎奇而产生的泛化的流量很难持久,由此带来的问题是虽有流量,但无法产生真正的影响力,也无法变现。

短视频产品要产生影响力,获取商业受益,光有流量是不够的,产品的质量更为重要。依托产品的质量,吸引一批受众持续地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engzhouzx.com/mzmt/1303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