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手足癣医院哪里好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117/8598844.html 文丨希希 主持人大赛结束,一众年轻面孔得到入职央视的机会,然而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入职仅仅是第一步,能否在优秀主持人遍布的央视获得更多主持机会,依然是个未知数。 就当下通过主持人大赛入职央视的选手的整体发展来看,完全可以用“几家欢喜几家愁”形容,有的主持人已经得到主持春晚、门面节目的,有的主持人仅仅得到入职央视的机会,并未在节目中以主持身份出现在观众面前。 正式进入央视工作和比赛对比来说还是有所不同,至少竞争压力完全不同。 那么年轻面孔应该如何在央视获得更多机会呢?不妨从主持人大赛选手入职央视后的表现出发,逐一分析她们的事业发展情况。 对于央视来讲,在不了解一位年轻主持人的情况下,往往会通过外在条件以及个人气质进行能力判断,而对于参与过主持人大赛的年轻面孔,央视则会综合这些选手在比赛中的表现以及客观条件。 总结来说,能够进入到总决赛的选手入职央视后就能够获得更多机会,而那些外形条件更为突出的选手则能够获得更多主持机会。 当然这只是第一步,在央视给予主持机会之后,能否将机会把握才是影响后续发展的关键点。 以刘妙然来说,主持人大赛的舞台上她奉献过让观众眼前一亮的主持表现,康辉作为专业评审也曾给予刘妙然足够高的肯定,所以即便缺席总决赛舞台,她还是获得了入职央视的机会。 只是和同赛道的其他选手,如邹韵、王嘉宁相比,刘妙然最初入职央视的主持机会并不突出,所以在观众心目中的存在感不高,甚至被认为已经被其他选手远远甩在身后。 其实这和新闻主播的工作方式有一定关系,相较于文艺节目,新闻类型节目需要主播以更加客观的角度出发,必须尽可能减少个人特色,让观众的注意力放在新闻本身,这对新闻主播业务水平的要求可想而知。 从这个角度出发,对比刚入职的新面孔和已经多次参与节目直播的老面孔,显然后者能够得到重用。 入职央视的新面孔往往是从一些市占率相对不高的节目起步,以新闻类型节目举例,就是《午夜新闻》、凌晨新闻档等时间段的节目。 这些时间段收视率相对较低,即便年轻主持人出现什么失误,也不会影响到太多观众的观看体验,而不同时间段的新闻在制作上却没有太大不同,显然这就是年轻面孔锻炼自己的最好场合,刘妙然和央视之间的故事就从《午夜新闻》开始。 从地方台入职央视,刘妙然在台里面的地位出现明显变化,如果说在地方台就职阶段能够被称为门面的话,那入职央视后的刘妙然只能称作是“小透明”。 事实同样如此,《午夜新闻》收视率本身就不高,又怎么会有新观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