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按]为一条17公里的高速公路桥隧命名,就可以搞出这么大动作,这山上山下的差距可真不是几百米。 晨风中,两辆墨绿色“北京吉普”出了焦作城区,向着西北方向疾驶,层峦起伏的太行山南端渐渐地高大了、清晰了。汽车与忙碌的公路建设者擦肩而过,随即隐现在峰回路转之间,时而车速不减地随着盘山小路起落,时而在峡谷干涸的乱石滩上颠簸。车内,伙伴们不再说话,都在剧烈晃动中尽力保持身体平衡,我一边注视前方变幻多端的景色,一边思索此行不同寻常的使命……双向桥梁、隧道构成的山地高速公路临“危”受命年7月中旬的北京,热。已是中年的我,时任民政部地名研究所应用理论研究室主任。一天外出回来,听说河南省民政厅区划地名处副处长庞恩国已接连两次来电话找我,赶紧与他通话。事由是:焦作市境内,跨省的山地高速公路临近竣工,沿途若干桥梁、隧道亟需命名,市地名管理部门受公路局委托具体承办,转请省民政厅予以支持,并代为邀请民政部的地名学者前来参加策划、论证。次日,经所领导同意,我带领本部门同事朱昌春匆匆登上南去列车。夜深了,周围的乘客都已熟睡,一个个问题还在我的脑海萦绕——不就是一段高速公路的交通设施命名嘛,有必要如此兴师动众吗?为此而急切希望我等务必前往,应该事出有因,或许是他们遇上大的难处?桥梁、隧道命名素由交通部门主办,地名业务部门倒也需要开辟新的工作领域。参与此类命名,在我20年专业经历中还是头一次,又是代表国家级科研单位,自己的能力、经验够用吗?……凌晨,在郑州会合专此等候的庞恩国,一同驱车向北过黄河,再沿高速公路西去,不到一小时就抵达豫北的地级市、“煤城”焦作。在宾馆安顿停当,见国家、省、市三方有关人员聚齐,工作立即开始。据介绍:河南省焦作市至山西省晋城市的“焦晋高速公路”,为郑州、太原两省会之间高速公路的中段,长49千米,其中山西省境内的32千米已竣工。焦作市境内的17千米,批准投资8.5亿元人民币,平均每千米万元,预计开挖土石万立方米,构建桥梁42座(内大桥19座)、隧道12条,施工难度居世界第三。这条穿行于太行山的“旅游路”“文化走廊”和“风景线”,年2月开工,拟定年10月完成,其建设进展以至桥梁、隧道命名备受社会各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engzhouzx.com/mzlt/1195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