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纪念毛主席诞辰周年特刊

毛主席接见过的五个焦作人

——兼记马绍孔、宋学义、李来财、李雪三、马宁

生平简介

作者:吉怀儒

毛主席为首届

"青代会"题词

马绍孔

宋学义

李来财

李雪三

马宁

引言

毛泽东主席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是中华民族的大救星。

在毛主席生前,能见到他老人家是一个人最大的荣幸,能受到毛主席的接见、能有幸与毛主席交谈、能到毛主席家里做客,乃是人生最大的幸事。我们焦作市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数十年间,先后有数百乃至近千人见过毛主席,也有数十人受到毛主席的接见。在毛主席诞辰周年、逝世44周年之际,笔者在此简要叙述:毛主席近距离接见马绍孔、宋学义、李来财、李雪三、马宁等5个焦作人的情景,回忆领袖与人民群众的点滴瞬间,以飨读者。

毛主席最早接见的焦作人是“青年战斗英雄”马绍孔

据《中共焦作历史》《中共焦作历史大事记》记载:焦作市最早见到毛泽东的是关永福。年4月至10月,中共焦作地委为培养农运干部,选派共产党员关永福到毛泽东举办的第六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但,最早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的焦作人是“青年战斗英雄”马绍孔。

马绍孔,生,沁阳城关镇自治街(今属怀庆街道办事处)人。出身贫苦,4岁时父亲病故、母亲改嫁,曾一度流浪街头。年10月参军,年8月,他在晋冀鲁豫野战军第9纵队26旅76团1营3连9班当战士。在参加登(封)密(密县,今新密市)战役芦店战斗中,3连官兵英勇顽强,为解放芦店和密县立下了战功,被命名为“红三连”。

年11月,马绍孔随“红三连”参加淮海战役,任该连通讯员。在张围子战斗中,他手臂两处负伤,指导员叫他下去包扎伤口,他说:“我的腿可以走,嘴可以说,我还能完成战斗任务”。在去营部联络的途中,他的腿和腰被弹片炸伤,指导员再次催他下去,他坚持战斗不下火线。总攻开始后,他请求回到4班任突击组长,带领突击组渡过浍河抓了4个俘虏,追敌途中俘敌2个班;在后来敌人组织反扑时,他带领突击组顽强阻击,又俘敌1个排。突击组和兄弟组密切配合,打退敌人多次进攻,并首先拿下前沿地堡;向前突击时,又炸掉敌人3个地堡,为大部队歼灭浍河以南国民党黄维兵团扫除了障碍,全歼国民党的王牌精锐“青年团”。马绍孔与他的突击组还缴获敌人迫击炮1门,轻重机枪3挺,卡宾枪、步枪40多支和文件1箱。战役结束后,马绍孔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荣立特等功、被评为“青年战斗英雄”,受到纵队首长的表彰,晋升为副排长。

年5月4日至11日,中华全国青年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北平原北京大学四院(今新华通讯社院内)举行,马绍孔和全国各界位优秀青年代表参加会议。毛主席、朱德总司令为大会题词,周恩来副主席在大会上作《学习毛泽东》的报告。马绍孔代表第二野战军指战员向朱总司令献旗。5月12日,马绍孔和参加会议的代表在万寿山受到毛主席、朱总司令、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留念。

马绍孔在毛主席接见之后,随部队进军大西南。年3月参加抗美援朝,5月在参加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的大水洞战斗中,所部“担任前卫穿插任务,因敌情复杂、地形险峻,战斗十分残酷”“马绍孔与敌短兵相接......孤胆杀敌10余名,在突围中不幸触雷牺牲”年仅21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秦基伟在回忆录中,专门记述了马绍孔的英雄事迹。

毛主席同时邀请两个焦作的英模人物即宋学义和李来财到家里做客实属罕见

年5月的庆功会上,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罗元发为宋学义(右二)授勋章

我们焦作的宋学义、李来财是中华民族的大英雄。宋学义是举世闻名的“狼牙山五壮士”之一,李来财是闻名天下的“无脚拖拉机手”,他们此生最大的幸福就是有幸受邀到毛主席家里做客。

宋学义(-)沁阳王曲乡北孔村人。年入伍,年在河北易县狼牙山战斗中,与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和胡德林、胡福才等5人,为掩护党政领导机关和群众转移,把日伪军引上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在打完最后一颗子弹后,他们摔断枪支,纵身跳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牺牲,葛振林、宋学义绝处逢生,被称为“狼牙山五壮士”。

年宋学义谢绝组织安排回乡务农。先后任北孔村农会主席、政治主任、农业社长、治安主任、党支部书记,公社党委委员,中共沁阳县委委员,新乡地区革委会委员,河南省贫协委员等。20多年间,他带领乡亲们战盐碱、斗黄沙、兴水利,使北孔村的耕地由昔日的“蛤蟆坑”变成井渠双保障、旱涝保丰收的稳产高产田,实现耕种机械化,粮食产量由过去的亩产七八十斤提高到多斤。宋学义先后出席全国军烈属和复员退伍军人积极分子大会、全国烈军属和残废军人积极分子大会、全国民兵代表大会和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多次受到毛主席和中央领导的接见。

李来财(-)沁阳紫陵镇西紫陵村人。出身贫苦,年因天灾人祸成为孤儿,次年逃荒到山西。年抗战胜利后回到家乡,由于他思想进步、积极为群众做事情,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该村民兵队长、武委会主任。年7月参加解放军,因作战勇敢,不怕牺牲,12月荣立二等功,次年被评为全旅模范共产党员。年被评为全国模范共产党员。

年10月,李来财赴朝参战。先后参加第一、第二和第三次战役。特别是在第三次战役即突破“三八线”攻克华岳山的战斗中,他和战友们在漫天风雪中脚踩铁丝网和地雷区,勇敢冲锋,并自报奋勇担任扫雷任务,冲破敌军三道防线,同负伤的排长一起击退敌军3次进攻,胜利完成战斗任务,荣立一等功,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军功奖章1枚。战斗中,因天寒地冻,李来财失去了双脚。

李来财身残志坚,凭着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坚强毅力,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学会了开汽车和拖拉机,成为博爱农场的职工,像正常人一样工作,轰动全国。《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朝鲜民主报》等媒体先后报道了他的事迹,解放军总政治部在全军开展“学习李来财事迹竞赛活动”。年前后,李来财两次出席全国先进集体、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并被选入主席团,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荣幸地与毛主席握手合影。两次出席全国革命残废军人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宋学义(前排右一)、李来财(后排左二)年参加国庆10周年观礼时,和刘胡兰的母亲胡文秀(前排左二)、董存瑞的父亲董全忠(前排左三)在一起

年10月,宋学义和李来财出席全国群英会,参加国庆10周年观礼,并和刘胡兰的母亲胡文秀、董存瑞的父亲董全忠一起受邀到毛主席家里做客。当他们在前一天听到这个消息时,两个人高兴得一晚上都没有睡好觉。第二天当他们坐车来到毛主席家里后,没有想到毛主席竟然能叫出他们每个人的名字。毛主席不仅对他们问寒问暖,还给他们敬了烟。因为紧张的缘故,毛主席递给宋学义第一支烟时,他一紧张没有接住,毛主席又给他递了一支。这两支烟,宋学义都没舍得抽,一直揣回了老家。毛主席平素的饮食很简单,今天招待客人的饭菜是:一盘炒红萝卜丝、一盘炒菠菜、一盘虎皮豆腐、一盘炒肉丝,主食是烧饼,汤是小米粥......毛主席一次邀请两个焦作人到家里做客,实属罕见,史无前例。

毛主席拉着李雪三的手,说:“你是‘最可爱的人’的代表,一定要坐在中间”!

李雪三将军在回忆录中写道:他最早见到毛委员,是年12月,聆听伟人的教导,使他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但毛主席在年5月20日和23日的两次接见,更使他近距离地感悟了领袖的教诲与关怀。

李雪三(-)原名李育林。修武县王屯乡(今高村乡)周流村人。青少年时期立志报国,年考入西北军军官学校。年参加董振堂、赵博生领导的“宁都暴动”,同年1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解放军总后勤部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后勤学院副政委,为军队的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李雪三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5军团第38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红15军团政治部统战部部长、陕南“抗日第1军”政委等,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四、第五次反“围剿”和围攻赣州、水口、漳州等战役,参加了两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参加了直罗镇和东征、西征等战役。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师旅团政治处主任、独立团政委,冀鲁豫支队第1大队政委,八路军第2纵队新编第2旅政治部主任,新四军第3师8旅政委等。参加了平型关大捷和中解村、张店、町店、讨伐石友三等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2纵队第4师政委、纵队政治部主任、第39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等。参加了攻克通辽、洮南、白城、齐齐哈尔战斗和建立西满根据地的斗争,参加了四平保卫战、三下江南和夏、秋、冬季攻势。期间,他领导部队开展的立功运动和“忆苦三查”运动,激发了广大指战员的阶级觉悟和战斗意志。在辽沈战役中,率部首战义县、主攻锦州、会战辽西、解放沈阳等战斗中,在平津、渡江、衡宝、广西等战役中,领导部队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工作,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建国后,李雪三任第39军副政委、政委,志愿军后勤部政治部主任、副政委、政委等。抗美援朝战争中,他首批赴朝参战,参加了第一至第五次战役和阵地坚守防御作战。在参加云山战斗中,所部一举歼灭美军、南朝鲜军余名,创造了我军首战美军并取得胜利的记录。他参与组织领导志愿军后勤保障的政治工作,为建立“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建立了功勋,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自由独立勋章和一级国旗勋章,表现出了崇高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年4月毛主席在中南海接见全军后勤工作会议代表,与总后勤部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李雪三(修武县周流村人)握手交谈

那是年4月的一天,毛主席在中南海接见参加全军后勤工作会议的全体代表。当身穿灰色毛呢大衣的毛主席来到李雪三跟前时,他立正举手向毛主席敬礼。站在毛主席身边的总后勤部政委李聚奎及时介绍:“这是我们的副政委李雪三同志......”话音未落,毛主席微笑地点点头,说:“认识,我们早就认识,他当过志愿军归国代表团的团长。”毛主席边说边握住了李雪三的手。在场的新华社记者迅速按下快门,留下了这难忘的瞬间。

毛主席说“他当过志愿军归国代表团的团长”,那是年的事。

年初的一天,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把当时任第39军政委的李雪三找来,告诉他,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志愿军总部决定派一个由先进工作者和英模人物组成的归国代表团,向全国人民汇报入朝作战的情况,并由李雪三任代表团总团长。1月18日下午,志愿军归国代表团与朝鲜人民访华团到达北京,受到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主席郭沫若、副主席彭真以及首都各界代表多人的盛大欢迎。19日,北京各界人民举行欢迎大会,欢迎志愿军归国代表团代表和英雄模范。23日,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朱德、政务院总理周恩来接见了代表团。此后,代表团位代表组成东北、华北、中南、西南、西北等6个分团,分赴全国各地向祖国人民汇报,先后在国内作巡回报告多场,广泛宣传志愿军指战员的英雄事迹。

代表团结束了在全国各地的汇报学习后回到北京。5月20日晚上,李雪三正在入住的翠屏庄招待所看各分团送来的材料,中央办公厅派人来接李雪三等到中南海,汽车驶进中南海,停在一个小院门前。李雪三推开车门刚要下车,一下子愣住了:“那不是毛主席么”!正是毛主席他老人家在门前迎接他们呢!李雪三急忙上前向毛主席敬礼:“毛主席,我们志愿军全体指战员都非常想念您,都让我向您问候,祝您身体健康!”毛主席微笑着,边和他握手边说道:“谢谢大家!谢谢你们!”随后,把他们让进了一间书房—菊香书屋。毛主席让服务人员给李雪三一行端茶、递烟。眼前的一切,使李雪三心中顿感热流滚滚。说真的,他自参加革命几十年来,第一次与毛主席这么近距离地坐在一起谈工作哩!他不时端详着主席,心里充满了敬意。毛主席向他询问了志愿军的情况,从作战到后方补给,从部队管理到与朝鲜军民的团结,问得很详细!李雪三都一一作了汇报。有几次毛主席听到高兴处,爽朗地大笑起来。伟大领袖对志愿军的深切关怀,使人们更加理解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深远意义,更加懂得了中朝两国山水相依,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的道理。毛主席还叮嘱李雪三:“你们回到朝鲜后,要把祖国建设的成就、把祖国人民的支持和希望,转告给广大指战员,激励大家进一步打好仗”。

5月23日下午3时30分,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中南海草坪,接见志愿军归国代表团和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李雪三代表志愿军向毛主席致敬献词。合影时,毛主席特意安排李雪三坐在前排的中央,毛主席、刘少奇和朱德副主席、周恩来总理等坐在两边。当时,毛主席拉着他的手,说“你是‘最可爱的人’的代表,一定要坐在中间”。毛主席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李雪三倍感荣幸。

年9月,李雪三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年7月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曾当选为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毛主席与空军司令员马宁的风趣相会被世人传为佳话

马宁将军晚年回忆:我一生中曾多次见过毛主席,但任空军司令员后第一次见到毛主席的情景让我终身难忘。

马宁(-)原名马瑞平,曾用名马志忠。沁阳紫陵镇长沟村人。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年考入沁阳省立第五职业中学学习。抗日战争爆发后,经地下党组织介绍,马宁随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朱瑞由豫北师管区学生队到山西晋城华北干部休养所学习。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被派往八路军晋南干部学校任政治干事,后任八路军晋冀豫边区纵队政治部民运科长、司令部参谋。年任八路军第师11旅司令部作战参谋,参加百团大战。自年起,先后任太行军区第一、第七和第四军分区司令部作战训练股股长、第四军分区作战教育股股长,参加了太行区年的反“扫荡”斗争。

解放战争时期,马宁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6纵队16旅46团参谋长、第17旅50团副团长,参加了上党、邯郸、陇海、定陶等战役和大别山外线作战。年8月在奔袭兰封战斗中,第50团担任攻克兰丰(今兰考县)车站的任务,他率队跑在最前列,在敌情突变的情况下,马宁机智灵活、随机应变、巧用奇兵,取得俘敌余名、缴获坦克11辆、胜利攻克兰丰车站的辉煌战果。9月,他率部参加大张集防御战,在敌军重兵包围、飞机频繁侦察轰炸的恶劣形势下,他沉着自若,指挥部队打退敌人一次次进攻,出色地完成了阻击、牵制敌军任务,为全歼国民党整3师赵锡田部争取了时间。他在战斗中身先士卒,机智勇敢,多次负伤,在伤未痊愈的情况下,就参加了突破黄河天险、进军大别山的战斗。年,他在一次遭遇战中左腿受伤,不能随大部队行动,便隐蔽在山洞内养伤,为躲避敌人搜山,转移时又将腿摔断。为寻找部队,他忍着剧疼、拖着病腿,奔走于鄂、豫、皖、苏地区,凭着顽强的意志和惊人的毅力,辗转奔波数月,终于追上了部队。第6纵队为他荣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等战斗英雄称号。年参加淮海战役后,他调任第二野战军12军教导团副团长、团长和随营学校副校长、军司令部作战处副处长,参加西南战役。

年,马宁被批准入空军第一航空学校学习。年底毕业后任空军第20师副师长、师长。年8月至年5月,他率领该师参加浙东沿海作战,击沉、重创国民党军舰2艘,并配合陆、海军解放了一江山、上下大陈等岛屿。在部队战备训练中,他虽因战伤左腿残疾短4公分、仍带头攀登技术高峰,经过长期的刻苦锻炼,成为能飞四种气象的“全天候”飞行员和指挥员。年任空军第1军副军长、军长。年晋升为空军少将军衔。年任兰州军区空军副司令员。年5月,在毛主席、周总理的“钦点”下,他成了“会飞”的空军司令员。先后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马宁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候补代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共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马宁在任空军司令员的几年间,虽然与毛主席有过多次相会,但年12月21日下午他与毛主席的初次相见,让他铭记终生。那天,毛主席在中南海菊香书屋接见参加中央军委会议。

当时,毛主席坐在书房的中央,他的左边坐着朱老总。还有周恩来等几位政治局委员都站在毛主席的右后侧,参加会议的人依次进来接受毛主席的接见。马宁跟在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田维新的后面走进毛主席的书房……当他向毛主席报告:“我叫马宁”时,毛主席反应很快,笑着说:“哎,你姓马,我出个谜语给你猜,答个字好吧!”不等马宁答话,毛主席接着说“这个字谜是:一边大来一边小,一边跳来一边跑,一边吃血吃肉一边吃草,你猜猜这个谜底是什么?”毛主席虽然说得很明白,叫猜一个字,可在当时的情况下,马宁完全没有思想准备,加之紧张,脑子里一片空白,只好老实回答说:“主席,我猜不出来。”毛主席看了看大家,笑了笑,也没有说破谜底(这个谜底马宁后来才弄明白,是个“骚”字,牢骚的“骚”)。......毛主席平易近人,大家风范,用了一个谜语便缓解了当时紧张的气氛,拉近了与下属的关系。毛主席这次与空军司令员马宁的风趣相会,被世人传为美谈。

年秋,马宁将军与驻沁官兵留影,左为笔者吉怀儒

*参考资料:

《党史博览》《河南省军事志》《河南军事人物》《中共焦作历史》《焦作市志》《焦作人物志》《中共焦作党史人物》《焦作市军事志》《沁阳市志》《修武县志》《风雨征程》《李雪三将军(上)·雪三文集》《李雪三将军(下)·儒将风范》《李雪三将军(修武文史资料第十八辑)》《热土丰碑》等有关资料。

作者简介

吉怀儒河南沁阳人。中共党员。焦作军分区军事志编纂办公室主编、焦作市委组织部红色教育专家组成员、焦作市史志办特邀史志专家。长期坚持对焦作军事文化和地方文化的收集整理与研究创作。编纂出版了《焦作市军事志》《沁阳市军事志》《孟州市军事志》和大型史料书刊《热土丰碑》等,在《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焦作日报》等全国近百家媒体发表报告文学《宋学义女儿的爱情故事》、纪实文学《狼牙山五壮士后传》、长篇通讯《志在武装多建树》等数百篇,多篇文章被中宣部"学习强国"选用。

我们的团队

总顾问:张献华

朗诵顾问:孟昭臣

文学顾问:熊衍东张绍金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engzhouzx.com/mzlt/1194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