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8月12日讯(记者江学俊)8月12日,淄博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淄博市品质民生重大实事项目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会上,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刚介绍了民政领域重大民生实事项目最新进展情况。 今年以来,在淄博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市民政系统紧紧围绕“共建美好民政,聚力大爱淄博”主题,牢牢守住民生底线,统筹做好救助、养老等民政主责主业,努力打造“淄助你”爱民为民服务品牌,民政领域重大民生实事按照时间节点扎实推进,圆满完成了阶段性目标任务,取得了明显成效。 提高救助保障水平用心用情兜牢基本民生底线 织密网、建机制,加快构建“1+N”的分层分类大救助体系。入户摸排各类困难群众26万余人次,全面梳理、系统集成18个市直部门51项救助政策,编印、发放《“淄助你”社会救助工作指南》和《服务手册》3万余册,方便困难群众求助受助。全面建成市、县、镇、村四级社会救助工作网络。建成社会救助对象主题数据库,推送各类困难群众信息20余万条。研发“e救助”小程序,启用社会救助数字平台,将残联、人社、住建等9个部门的23个救助事项纳入平台,在88个镇街道设立个社会救助综合服务窗口,对各类求助事项进行“一门”受理,分类办理;设立村级救助站(点)个,配备协理员余人,健全困难群众主动识别、发现机制,加快“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5月25日市政府在博山召开了现场会,民政部、省民政厅给予了充分肯定。 提标扩面,为全市11万困难群众下发社会救助、福利资金3.5亿余元。5月19日,市政府办公室下发《关于提高全市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的通知》,市县两级追加资金余万元,将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残疾人两项补贴、孤困境儿童等9类困难群众11项救助保障标准全部提高10%以上,淄博市困难群众保障水平跃居全省上游水平。其中,城市低保由每人每月元提高到元;农村低保由每人每月元提高到元。 救急救难,及时精准解决困难群众燃眉之急。对全市1.5万名因病、因残持续支出型特殊困难家庭人员,实行一户一案、一人一册“建档立卡”,精准识别、精细分类、靶向救助。安排资金余万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固定名照护人员,提供助餐、助洁等专业服务,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设立“淄助你”专项基金,支出资金余万元实施临时救助近0人次。我们会同教育、人社、医保、扶贫、财政5个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对因学、因伤病、因事故造成困难的人员及特殊困难家庭进行生活补助,全方位、立体化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合力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问题。 提升养老服务水平让淄博万老年人有更加幸福的晚年 养老事业是替天下儿女行孝的德政善举。 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淄博市常住人口万,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万,占23.24%,老龄化形势严峻。我们结合制定养老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按照“一体化设计布局、一体化资源投放、一体化管理引导”的原则,对养老服务资源进行整合、配置、运营,大力提高养老服务现代化管理水平。 扩大覆盖面,努力把长者食堂打造成为社区幸福驿站和农村微型养老院。紧盯城乡老年人的助餐需求,按照15分钟生活圈进行布点规划,出台《关于加快推进“长者食堂”建设不断提高养老助餐服务水平的意见》:①对到长者食堂午餐的老年人实行普惠性补贴,60-79岁的补贴2元、80岁以上的3元。②对长者食堂根据运营情况分别给予2万元、3万元、4万元运营补贴。③对认定为养老服务设施的长者食堂,经营所需的水、电、暖、燃气执行居民价格。5月11日,召开了新闻发布会,20余家省内外媒体报道转发,15万人次浏览点击,群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