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腾讯起诉今日头条,索赔1元并要求道歉。至于事情始末,相信已经众所周知,5月30日,今日头条通过故意修改标题、篡改文章来源的方式,在其自己控制运营的数亿级新闻媒体平台上大范围主动推送文章《要多少文件腾讯才肯收手》,严重侵害了腾讯的公司声誉……腾讯诉头条,索赔1元。 腾讯的这个态度很鲜明——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伤害已是事实,但涉入事件的公司或个人,必须要把事情说清,把道理讲明。就是要在舆论上,起到一个澄清的作用。 此后事件的走向,不得而知。但是商业争竞,认知为王,如何通过纷繁的表象,把握事件的本质,才是我们吃瓜群众需要关心的。 无论是商业公司,还是个人,在社会现象的评价上,通常有两套并行不悖的价值评判体系。 一个是单维的、明确的是非道德评价体系。另一个是博弈态势的、两难选择的价值评判体系。 美国有道中学生测试题: 在一个社区,老年人和孩子的数量差不多,大概都占到三分之一。 现在,有一笔资金,可以用来建造一个老年活动中心,又或是建立一家幼稚园。但钱的数额有限,老年活动中心或幼稚园,只能建一个。由你拍板决定,应该建哪个?无论是建老年活动中心,还是建幼稚园,都有道理。 但众口难调,建老年活动中心,一半人不满意。建幼稚园,另一半人不满意。 无论你做出哪个决策,都会遭受到公众的愤怒抨击,值此何以自处? 如果你,利用公众争执不下之机,悄悄的把这笔钱,揣进了自己腰包——而且你理由充分:反正建什么你们都不满意,都会吵个不停,还不如让我把钱吃掉,也免得伤了和气。那么你这种行为,算什么? 哪怕是个孩子,也会在第一时间做出精确判断:你这是贪污,是犯罪!——这就叫一维的道德评判。 事情有纲有线,简单明确,善恶分明,是非清楚,非此即彼。不需要多么高的智力或分析,就能够做出的。 但如果,你无意触及公众的道德底线,力图于两难之际,走出一条整合多方利益的路。事件的评价体系,就会突然间变得复杂。 如果你清正廉洁,没有把钱揣起来,而是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项目就会进入到社会评判范畴。这时候是非消失,善恶含混,你决策的结果,变得飘忽不定,扑朔迷离,再也不那么确定了。 ——如果你拍板建个老年活动中心,可明年一多半老人搬走,一群孩子搬进来,你的老年活动中心闲置,孩子们却托无所依,公众就会出离愤怒,批评你缺乏前瞻眼光,拍板时用屁股而不是用脑子。 ——可是后年,搬来的孩子又搬走了,更多的老人搬了进来。这时候所有人都会夸奖你洞悉先机,高瞻远瞩。 ——大后年,搬来的老人又走了,又来了一群孩子。这时候大家再批评你屁股决定脑袋瞎拍板。 ——大大后年,又来一群老人,又走一群孩子,你又高瞻远瞩了。 看看这个过程,你忽而高瞻远瞩,忽而瞎决策乱拍板。影响到对你评价的,不是你做了什么,而是环境不断变化,让你决策的效果不断变化。当环境对你的决策构成依据,你就高瞻远瞩。而当环境不利于你的决策,你就是瞎拍板。 那么,你到底是高瞻远瞩,还是瞎决策乱拍板呢? 你的决策,是屁股决定脑袋的瞎拍板,还是洞察未来趋势的明识,最终的评价不取决于简单的道德认知。——而是取决于环境的变化,取决于社区居民结构的变化。这就叫多维的社会评价体系。 社会发展呈多重目标互动的态势,这就对商家的基本智能与价值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 回到事件本身,就会发现头条始终饱受这种不确定的社会价值评判之苦,处于社会认知的两难之中。正如自媒体阑夕所说:头条所信奉的“算法没有价值观”刚刚惨遭修理,还壮士断腕的丢掉了内涵段子以及百亿美元级别的估值。这就是社会价值观对头条的商业价值观的不认同,用我们熟悉的语境来说,就是头条必须要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做出平衡取舍,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而这话说着容易,做起来又是何其艰难。 腾讯也是这样:尽管腾讯开发的协助家长管理子女游戏账号的产品已经更新了47个版本,甚至新增了帮助查找疑似小号的功能,防止孩子瞒着父母建新账号玩游戏。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商业行进的每一个脚印,都面临着生产的创痛。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此时的商家,应该抓住这难得的机会,反思何以会陷入这种无谓的风波。在进一步提升我们商业认知的同时,真正的出于社会责任感,寻找一条将自身产品,打造成纯绿色无公害的途径,这才是人间正道。才是知行合一的精髓。才是古往今来一切智慧的终极。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engzhouzx.com/mzxx/1480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