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第三届全国名师工作室创新发展成果博览会”成果评审中,保师附校吴红芳老师的七年级教学设计《猫》获特等奖,王玉光老师的七年级教学设计《卖油翁》获一等奖,杨艳红老师的七年级教学设计《咏雪》获一等奖,郭建云老师的九年级教学设计《水浒传之武松》获一等奖。 语文教学要扎实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以《猫》教学设计为例 吴红芳《猫》选自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这一单元围绕“生命之趣”选编了3篇文章,分别是郑振铎的《猫》、康拉德?劳伦兹的《动物笑谈》和蒲松龄的《狼》。阅读这些文章,可以增进对人与自然的深层理解,加强对人类自我的理解与反思,形成尊重自然、善待生命的意识。对于七年级的孩子来说,本单元继续学习默读,学会圈点勾画,在把握段落大意、梳理思路的基础上,学会理解文章的深层意蕴,立德树人,落实语文的核心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我基于课程标准和学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板块设计,目标明确,思路清晰。 通过说一说“三只猫”、看一看“一篇文”、思一思“主题”和拓一拓“群文”来完成教学过程。只有清晰的教学流程,才能实现教学目标的清晰表达。 二、注重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正确把握语文学科特点。 在教学本课时运用摘录和概括等阅读技巧,引导学生总结三只小猫各自的特点和命运,梳理“我”及家人对它们的印象、感受,整体把握全文内容。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特点,将字词学习和内容概括融合在一起,整体推进,注重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三、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和表达,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 在“思一思‘主题’”环节,我利用教材鼓励学生大胆还原芙蓉鸟事件。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我、妻子、三妹、张妈、李妈这些人物对于“芙蓉鸟事件”的态度,来探究案件的真相。 这一设计,学生们兴趣盎然,在教学中涌动着生命的思考,同时进行了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的过程是语言活动的过程,更是思维活动的过程,也是育人的过程。 四、注重拓宽语文学习的领域,扩大阅读面。 教学郑振铎的《猫》后,我推荐阅读群文夏丏尊的《猫》、巴金的《小狗包弟》和靳以的《猫》,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作为教师,要珍视学生的阅读感受,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中畅游,在思考中顿悟,在顿悟中成长:这是一个语文教师的使命。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以教学《水浒传之武松》为例 郭建云《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白话小说。小说中塑造了位英雄好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在进行《水浒传》的整本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 一、夯实文学常识 关于小说的作者、朝代、人物、情节、结构特点、主题等方面的文学常识,作为必会知识夯实积累。主要人物的主要情节一定要做到烂熟于心。对于此任务,我们采用人物与绰号、人物与情节匹配连线的形式;对于故事情节,梳理出各主要事件的先后顺序,以及与主要情节相关的起因、经过、结果,学生要能做到耳熟能详。 二、尊重原著,在学生的阅读中找准教学的方向 人物的核心事件,大部分学生能做到大体了解,但在事件的来龙去脉上,却有失精准。在设计教学环节的时候,让学生充分地阅读原著,强调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的梳理。主要事件的概括要做到精准。人物形象的分析,要能够结合具体的情节,做到依托原著,有理有据,言之有物。在学习完一个人物之后,让同学们为人物编写履历表,尤其注意事件的顺序以及具有关键节点的人物。比如武松,设计成这样的形式,让学生以填空的形式完成重点情节的梳理:“他是施耐庵笔下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下层英雄好汉,他崇尚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他是,他为兄报仇斗杀 ,发配孟州途中,在十字坡酒店结识(母夜叉);醉打 ,替施恩夺回快活林;大闹 ,血溅 ,躲避官府缉捕,削发扮成行者;夜走 ,痛杀王道人……正是:“山中猛虎,见时魄散魂飞;林下强人,撞着心惊胆裂。” 三、辩证地看待人物的行为 知人论世的阅读方法同样适用于《水浒传》的阅读,每个人物因其背景、遭遇不同,其形象特点也不同,所以处理问题的方式也不同,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他们所代表的阶层的影子。武松做为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物,他处理事情的方法态度与林冲就会截然不同。快意恩仇,有恩必报与有仇必复在武松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但同时在阅读这部分内容的时候,他杀人放火、视人命如草芥的行为,并不值得提倡,同时告诫学生在当今社会要以法律的途径来解决问题。 四、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与感受 作为古典小说中优秀代表作品,《水浒》穿越时空来到我们身边,作品经久不息的生命力让即使是生活在现在的我们,也会常读常新,所以在阅读这部作品的时候,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不但能尊重原著,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理解人物与作品主题,还能结合所学以现在的视角来剖析、解读彼时的人物与作者创作时的匠心独运之处。比如在阅读学习武松的相关内容的时候,让学生谈谈武松给我们的感受,谈谈作品中的哪个情节,哪个点打动了你的心弦;将收获的启示,设计成“凡人启示录”,激发学生阅读学习的兴趣。 阅读一部古典小说,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