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孟州:创新思路,破解难题,提高侦查监督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三三二”走实走好每一步 王文斗王立朋 来源:《检察日报》9版 将脏乱的羊圈改造成幸福甜品店、将破旧的窑洞装修成风情民宿、将废弃的村小学建成图书馆……今年大年初一,央视《焦点访谈》走进就地改造后的河南省孟州市莫沟村。当初,得知家乡不再拆迁而是开发旅游业时,不少村民放弃外出打工计划,留下建设家乡。技术指导是有着40多年工匠经验、已经70多岁的村民,施工者大部分也是当地村民。朴实的村民们在政府的领导下,用创造性思维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意识,不仅留住了乡俗、乡愁,还找到发展出路,让这个原本像它名字一样默默无闻的小山村全国闻名。 在这片中原热土上也有一群这样的检察干警,他们基于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和检察工作的情怀,坚守在司法办案最前线,走实、走好侦查监督的每一步。“为提高侦查监督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水平,该院创新推出‘三三二’工作法:拓展案件线索来源渠道‘三机制’;追捕犯罪把好‘三道关’;轻微刑事案件调处‘两步走’。该院先后3次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侦查监督工作连续多年全市排名前列。”对于孟州市检察院侦查监督工作进行的有益探索及取得的成绩,该市人大法工委主任薛宏亮如数家珍。 年以来,该院持续开展专项监督活动,先后受理审查逮捕案件件人,批准逮捕件人;办理立案监督22件33人,有罪判决率%;办理监督撤案21件,纠正率%;追捕24件32人,有罪判决率%;发出书面纠正违法通知书15件,均已纠正。 拓宽案件线索来源渠道 “原来群众觉得侦监工作离自己很远,通过宣传及办理一批有影响力的案件,让群众了解侦查监督职能,遇到难题后,会主动来向我们寻求帮助。”该院检委会专职委员宋宝丰说。一次,干警们在乡镇集市上宣传侦查监督职能。当天下午,就有群众来到科里反映一起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案的立案监督线索。 除对侦查监督职能进行专题宣传机制外,该院还积极探索新的监督模式,通过与公安机关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与行政执法机关建立两法衔接联络员机制,拓展案件线索来源渠道,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督,取得积极成效。 该院侦监科副科长高莉作为该院5名两法衔接联络员中的一位,除定期查看两法衔接平台外,还会定期到其所负责的环保等部门调阅行政处罚案件卷宗。年7月15日,高莉审查两法衔接平台时发现,某羊皮加工厂负责人郭某因排放重金属废水涉嫌污染环境案于同年4月8日移送公安机关,但一直未被立案。 桑坡村是羊剪绒加工销售的集散地,有“中国皮毛之都”之称,聚集余家皮毛加工制造企业,郭某的企业就是其中一家。皮毛鞣制过程中会产生污水,一般的污水通过管道进入污水处理厂,含铬液的污水由专门罐车拉走统一处理。年2月,当地政府决定对桑坡皮毛群企业实施两个月的停产整顿,环保验收通过后方可恢复生产。同年3月26日晚,环保部门接到举报,称有企业违法生产,工作人员立即赶往现场进行检查,发现郭某的加工厂违法开工生产,所产废水正在向下水道偷排。经检测,该加工厂外排废水中危险物质严重超标,其中铬的含量超过国家规定排放标准3倍以上。 高莉详细了解案情后,于年8月14日向公安机关发出要求说明不立案理由通知书,公安机关当日立案侦查。今年3月31日,郭某因犯污染环境罪被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三个月,缓刑二年,并处罚金5万元。 皮毛加工是该市支柱产业,一直以来环境污染问题让环保部门很头疼,办案过程中,干警深思案件背后问题根源,经多方协商,该院联合公安、环保、食药监部门会签了《关于建立实施环境执法司法联动工作机制的意见》《关于建立查处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案件协调机制的意见》,对两类案件的线索通报、案件移送、信息共享及发布等进行规范。 严把追捕犯罪“三道关” “在审查批捕过程中不放过一丝一毫追捕线索,做到‘两查一 见到许某后,经过简单交流,王修银意识到已经17岁的许某,言行举止却如同五六岁孩童一般。许某向王修银讲述了身上的伤是怎么来的。原来,案发前半个月许某先后被席某等6人强奸,伤也是被强奸过程中造成的。王修银通过对许某母亲的询问,初步判定席某等人涉嫌强奸。随即,该院向公安机关建议对许某进行精神鉴定。经鉴定,许某为中度精神发育迟滞、无性自我防卫能力。经查明,薛某等7人在与许某接触时发现其反应并不正常,在其不知道反抗的情况下与其发生性关系,而非被害人自愿,其行为涉嫌强奸。基于此,该院作出批准逮捕薛某的决定,同时向公安机关发出应当逮捕席某等人的意见书并介入指导侦查。 为提高追捕案件批捕、起诉和判决正确率,该院设立侦查活动监督台账并逐案进行登记,记录追捕人员名单、罪名、追捕结果、判决结果等。指派专人每月与公安机关、公诉部门联络,及时跟踪督促、掌握案件进展情况。对席某等人进行追捕后,该院指派专人加强对此案的后续跟踪监督,定期向公安机关了解抓捕情况,并督促加大追捕力度。截至年9月16日,公安机关将席某等人全部抓获,随后该院作出批准逮捕席某等人的决定。年7月9日,7名犯罪嫌疑人分别因犯强奸罪被法院依法判处十年零六个月至一年零六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 探索调解案件新举措 “实践中,因家庭琐事、邻里纠纷等引发的轻微刑事案件,大多可以通过捕前调解的方式加以解决,走非羁押诉讼程序,这样有利于保障人权、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更好地维护被害人合法权益。于是,我院在审查逮捕阶段,积极引入刑事和解制度;同时,安排专人督促公安机关加强调解力度,做到所有伤害类案件必须经过调解程序。”该院侦监科副科长贾玉杰说,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在短期内当事人双方无法就赔偿数额达成一致意见,导致刑事和解无法达成的情况也大量存在。为避免激化矛盾、做到少捕慎捕、保障诉讼顺利进行,该院推出轻微刑事案件适用赔偿保证金制度。 该制度规定,对已受理的轻微刑事案件经调解无法达成和解协议的,犯罪嫌疑人认罪悔罪,且有赔偿能力和意愿的,缴纳足额刑事赔偿保证金后,检察机关将依法不予批准逮捕,适用非羁押诉讼程序。保证金则用于之后达成和解协议或法院生效判决,多退少补。 今年2月3日凌晨,王某酒后到一家KTV唱歌,无故对一名女服务员进行殴打。保安杜某等人上前阻拦时与王某发生纠纷并相互撕打,杜某用拳头将王某打伤,致王某鼻骨左侧部及鼻中隔骨折。王某损伤程度为轻伤二级,花去治疗费用余元。案发后,王某坚持索要20万元才愿意谅解杜某,而杜家只能拿出六七万元,双方始终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公安机关组织双方进行两次调解都无功而返。 4月18日,公安机关将案件移送到该院审查批捕。该院干警刘盼盼审阅案卷、讯问犯罪嫌疑人后认为,该案系被害人过错引发,犯罪嫌疑人认罪态度较好,并愿意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赔偿,可以采取非羁押诉讼,所以着手进行调解工作。“要么赔我20万,要么就逮捕他!”4月21日,在刘盼盼第3次组织调解时,王某仍固执己见。此时,据审查逮捕期限还有3天,刘盼盼决定适用赔偿保证金制度。“制度出台前,我们到法院对判处轻微刑事案件的赔偿数额进行系统调查,其中包括年件、年92件,案件类型涵盖故意伤害、交通肇事等。基于此,规定赔偿保证金数额一般应高于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计算后数额的10%以上但不超过30%,犯罪嫌疑人一方自愿超过标准缴纳的除外。”刘盼盼说,在调查中发现,像王某这样鼻骨骨折的情况,一般法院判处赔偿金额在3万元至4万元。于是,将赔偿保证金数额定在5万元。 4月24日,杜某家人将5万元赔偿保证金存入专设账户。当天,该院依法对杜某作出不予批捕决定;因此案是由被害人故意闹事引发,建议公安机关对王某进行治安处罚。 “目前,我院正在与上海一家软件公司进行沟通,准备研发赔偿保证金数额计算APP。研发完成后,只要将伤情相关情况输入,立即可计算出赔偿保证金数额。”宋宝丰说,该院下一步将把科技元素运用到该制度中。 来源:孟州检察 赞赏 长按鐧界櫆椋庢不鐤楄鑺卞灏戦挶鍖椾含鏉冨▉鐧界櫆椋庝笓绉戝尰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