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几天,小编也耐不住萌娃们的诱惑,追起了《爸爸去哪儿》。看到田亮的儿子小亮仔,相信所有人都会感慨一句“基因好强大”,小亮仔的五官真真是高度复制粘贴了爸爸和姐姐,这才是真正的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啊。 不得不说,田亮是一个慈祥的爸爸,在教育孩子方面有自己的想法。当小亮仔被蔡国庆儿子庆庆用轮胎不小心撞到嚎啕大哭的时候,他并没有告诫儿子“男儿有泪不轻弹”,而是柔声安慰,并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带着孩子去爬轮胎,不想让儿子“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但是,小编认为,田亮也有其不足的地方。一次,田亮在做晚饭的时候,拜托小亮仔帮他拿一个西红柿,而小亮仔被一只小猫咪吸引了,拒绝了爸爸的要求。 小亮仔醉心于和小猫咪的玩耍的时候,田亮又发话了:“帮爸爸去借鸡蛋。”一个是非常喜欢的新朋友,另一个是亲爱的爸爸,小亮仔很难抉择,但是他还是选择一步三回头地去帮爸爸。 等到再出来时,小猫已经不见了,小亮仔埋怨是爸爸吓走了小猫。而这时,田亮也憋不住了: 可是,小亮仔依然对小猫念念不忘。 田亮终于“忍无可忍”了,对儿子语重心长地说道: 田亮说,安吉和庆庆都完成了自己分配的任务,只有小亮仔一个人没有帮忙。田亮还说,他需要的是一个听话的孩子。 田亮说这是因为孩子比较羞涩,有时候他想做,但是心里又过不了腼腆的那个坎儿。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从第一期开始,我们就可以看出,小亮仔是一个很落落大方的孩子。爸爸做饭时,他会帮爸爸挨家挨户地去借锅和鸡蛋等材料,一点儿也不畏惧生人,是爸爸的跑腿小能手。可见,小亮仔心里并没有田亮所说的那道坎。 究其原因,正如田亮所说的,他需要的是一个听话的孩子。 在咱们国家,“听话”哲学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中国家长夸孩子的时候,经常用“听话”“懂事”这些词。而且对于家长老说,一旦孩子不听话,家长就会觉得特别痛苦。 孩子听话懂事,对大人的话言听计从,现在看来,做父母的是省心了。但是孩子将来长大了呢?我们都忽略了,孩子太听话是一个很大的弱点。 2太听话的孩子不懂得拒绝 听话的孩子只知道小心翼翼地讨好大人,却一味地压抑自己的欲望。 在节目中,小编可以看到,小亮仔真的很喜欢那只小猫咪,他会轻轻地抚摸它,他会担心小猫害怕而让摄像师关掉夜光灯。 幼年时期对家长的讨好,长大会变成人了对周围人的讨好。在社会上的生存过程中,会缺少自我与他人的界限,对别人的要求只会说“好好好”,很可能成为我们所说的“老好人”。 孩子不懂得拒绝,也许会受人欺负,做不属于自己的工作,干同事不愿做的苦差累活。也许更糟糕的是,他因为无法拒绝别人,而被人误导,稀里糊涂地就走了歪路。因为他不明白父母的话饱含了拳拳爱意,别人的话却是不怀好意。 美国心理学家莱斯·巴巴内尔认为,难以对别人说“不”的人,这种过分的友善是一种病理状态。所以,家长不要一味地否认孩子说“不”的权力,给他一个拒绝自己不喜欢的东西的机会,长大了他才有抵制不合理的要求的可能。 3太听话的孩子学不会独立 太听话的孩子不懂得表达自己的情绪,对父母的话言听计从,按照父母给他规划好的路去走,没有主见,从来不去思考为什么。 这样的孩子在父母庇佑下或许会过的安安稳稳,却失去了独立思考、独立抉择的能力。 所以,家长不要总担心孩子做不好,事事为孩子包揽,当他有了独立的意识想要自己做一些事情,不要阻止他,要相信他会在一次次摔跤后长大。 4太听话的孩子活得太小心翼翼 听话是一种毒,一旦形成了这个印象,它就会绑架你坚持下去。 一个熊孩子只要做一件暖心的事,就会让人交口称赞。而一个懂事的孩子做了一件出格的事,就会让父母大失所望,前功尽弃。 所以,很多时候,听话的孩子都把自己禁锢在一个窄小的空间内,顶着“听话”的光环坚持到底,不断地忍让,不敢对抗。他们拥有这个年龄不该有的稳重和踏实,却没有这个年纪该有的童真和童趣。 5太听话的孩子难以把握自己的人生 有一个朋友,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她想报自己喜欢的日语专业,可是父母说不好就业,便放弃了。因为父母在当地工商局有一些人脉,便报了工商管理学。到了学校后才发现,自己根本就不喜欢这个专业。每天面对着一本本天书似的专业书,时刻都觉得痛苦。所以,大学四年的成绩一般般,甚至还挂过科。 毕业后,父母所说的那个“贵人”因贪污受贿被双规了,人脉断了,自己又没有什么实力,一切都成为了泡影。 6为人父母,不能一味放任,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该立的规矩还是要立。但是也不能立太多规矩,一味地要求孩子听话懂事。 希望各位爸爸妈妈弄明白,给孩子立规矩,让孩子听话,是为了孩子,还是为了我们自己?这个规矩是出于我们的控制需要,还是真的为了孩子好? 比如,当田亮禁止孩子和小猫玩耍,而帮爸爸做饭时,更多得是想让孩子表现得像其他小朋友一样优秀,更多得是为了自己的面子,其实压制了孩子心中的欲望; 当我们要求孩子衣服必须保持干净整洁的时候,更多是为了自己清洗方便的需要,其实限制了孩子的自由探索; 当我们过度湖南治疗白癜风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权威的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