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牡丹发展第一个高潮兴起在唐代国都长安,时间是在中唐贞元、元和年间(约-年)。北宋繁盛时期(约-年)在洛阳又兴起第二个高潮,井奠定了中国牡丹发展的基本格局。除长安和洛阳外,中原牡丹还有一个重要产地即山东青州。早在北宋欧阳修《洛阳牡丹记》中,就曾记述牡丹“东亦出青州”。他还记述洛阳的好品种‘鞓红’(深红色,单瓣)就出自青州,名字又叫‘青州红’。

它是一个名叫张齐贤的官员从青州用骆驼驮到洛阳栽种在他的宅院中,然后流传开来的。北宋诗文中常常提到这个著名的品种。此外,北宋诗人黄裳《牡丹五首》中的第四首也提到青州还有比‘姚黄’更好的品种。他写道:“东秦西洛景相望,只候花开是醉乡。曾见‘玉香球’最好,樽前何独说‘姚黄’。”作者在‘玉香球’下自注:“‘玉香球’,青州之花。插朵盈帽而重。”黄裳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山东青州、河南洛阳两地相去不远,景色相望,一到牡丹花开时节都是令人迷醉的地方。我看到青州的‘玉香球’牡丹开得最好,为什么酒席上你们只顾得夸说洛阳的‘姚黄’?由此可见青州牡丹给黄裳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刻。近来,有关青州花卉发展历史的资料提到青州牡丹始于唐,盛于宋。古青州范围较广’有古地图标明青州范围涵盖了曹州(今山东菏泽)。但有关记述太少。

北宋末年,由于苛税繁重,官吏盘剥,洛阳牡丹逐渐衰败,而陈州(今河南淮阳)牡丹则繁盛起来。张邦基《陈州牡丹记》说:“洛阳牡丹之品见于花谱,然未若陈州之盛且多也,园户植花,如种黍粟,动以顷计”。

年.金兵大举南侵,遂有“靖康之难”发生。北国山河沦陷,宋室南渡长江,偏安江南,史称南宋。定都临安,即今杭州。此时洛阳虽已陷入金人之手,但洛阳牡丹作为故国家园和北国山河的象征,却深深地留在了南下臣民的心目中,时时激发着爱国志士收复大好河山的激昂斗志。

宋代中原一带有过牡丹栽培的地方,还有河阳(今孟州市西)、济源、颍州(今许昌)(以上今属河南),真定(今河北正定)、同州(今大荔)、延州(今延安)、丹州(今宜川)(以上今属陕西),襄阳、黄州(今湖北襄樊、黄冈),密州(今山东诸城)。从北宋到南宋,牡丹在全国范围内有着相当广泛的普及。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医院在哪
哪里治疗白癜风权威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engzhouzx.com/mzlt/627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