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字如见人,古语不骗人! 南朝书法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这说出了书法鉴赏的精髓,强调了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书法审美观念。在我看来,书法鉴赏需要“七看”,即一看人品,二看内容,三看线条,四看间架,五看结构,六看章法,七看风格。 下面这八位 他们的书法造诣令人惊叹! 来猜猜看都有谁 ▲《长安道诗帖》局部 ▲《揪树帖》 ▲《盆池诗帖》 ▲《桃林诗帖》 猜出来是谁的字了吗?往下看 韩愈(—) 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今天我们能看到他作的很多散文,从碑帖中能看见他的书法。 ▲《龙城石刻》 这个似乎没有什么挑战,容易猜 柳宗元(—) 一直以来学界对柳宗元的研究大多侧重在文学和思想体系方面,对于其书法的研究几乎空缺。柳宗元在文学上的成就遮蔽了其书法上的贡献。仅存的《龙城石刻》又一直存在争议。不能看到全貌实属一大遗憾! ▲《寒食帖》局部 ▲《尊丈帖》约书于年(元祐八年) ▲《归安丘园帖》,行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邂逅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宝月帖》,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致季常尺牍》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阳羡帖》书于年(元丰八年) ▲《屏事帖》书于年(元丰八年) ▲《致南圭使君帖》书于年(绍圣三年)行书 ▲渡海帖局部 看到这些耳熟能详的帖名,我想各位书友已经猜出了是谁 苏轼(—)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大名,举国皆知,本文不作累述。 世人说:“门下三父子,都是大文豪。”但在父子三人中,苏轼的成就是最高的,胜过苏洵和苏辙。“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苏轼,可算是整个宋朝写字最厉害的一个人,可是,他的字没有王羲之的随意,颜真卿的工整,张旭的洒脱。乍一看,他写的字怎这么“丑”呢?苏轼就说了,我这个字很特殊啊,颜真卿那个叫颜体,柳公权的叫柳体,我这个字呢,叫石压蛤蟆体! 苏轼是善于调侃嘲弄自己的,人人都在炫耀自己书法俊美的时候,他确说自己的书法是“石压蛤蟆体”,是被石头压死的癞蛤蟆的风格。其实,这正是他人生的真实写照,精彩正在于此。 ▲《道中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陈元实夜来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陈元实夜来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位和上面的那位是一家子 苏洵(—) 苏洵(—)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应试不举,经韩琦荐任秘书省校书郎、文安县主簿。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佑集》。工于书法,气韵有余。 你们猜的没错,他和上面两位也是一家子,后世合称他们三位“三苏” 苏辙(—) 苏辙(—),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号颖滨遗老。与父苏洵、兄苏轼并称“三苏”。 宋神宗年间曾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为文注重养气,风格汪洋淡泊,也有秀杰深醇之气。 ▲《集古录》 ▲《自书诗文稿卷》 ▲《灼艾帖》 ▲《致端明侍读留台執事》 这位猜对了吗? 欧阳修(—)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自称庐陵(今永丰县沙溪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我们再看看“一代文宗”的书法水平怎么样? 欧阳修,在政治和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又喜奖掖后进,苏轼兄弟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创作实绩亦灿然可观,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诗风与散文近似,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 欧阳修善写楷书。苏东坡曾中肯地评述他的书法特色:“用尖笔乾墨作方阔字,神采秀发,膏润无穷,后人观之,如见其清眸丰颊,进趋晔如也”。这段话不但明白地指出欧阳修的书法面貌,也同时赞誉了他的仪表风范,真是所谓的“书如其人”。 ▲《过从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出现在语文课本里的他,书友们还记得吗? 王安石(—) 关于王安石,人们往往更加北京一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北京白癜风皮肤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