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叔虞,字子於,周武王幼子,姓姬。是周朝晉國始祖,周成王的弟弟。是韓姓的血緣祖先。武王死后,成王年幼,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攝政。周公滅唐(今山西翼城西部)后,把唐地封給了叔虞。故稱唐叔虞。 後來叔虞的兒子燮父遷都於晉水之旁,就改名為晉。他的子孫又遷都新田(今山西侯馬市西)等地,但國名依舊稱晉。自唐叔虞之後,父子相繼,歴晉侯燮父、武侯寧旅、成侯服人、厲侯福、靖侯宜臼、厘侯司徒、獻侯籍、穆侯費王共十代。穆侯之子成師,封於曲沃(今山西曲沃)是為桓叔。成師之子姬萬:即韓武子,公元前年,晉武公封叔姬萬於韓原(今山西芮城),稱韓武子。他是韓姓受姓始祖,韓姓後裔將他尊為第一世。 第二世賕伯; 第三世定伯簡; 第四世子輿; 第五世獻子厥; 第六世宣子起; 第七世貞子頃; 第八世簡子不信; 第九世莊子庚; 第十世康子虎; 第十一世武子啟章;前年即位,在位十六年。 從韓武子萬起連續十一世,都是晉國大夫。春秋末期,韓、魏、趙三家勢力逐漸強盛,就把晉國瓜分了,這就是“三家分晉”。公元前年,周天子正式承認三家爲諸侯。這時候,歷史進入戰國時代,韓國是戰國七雄之一。 韓國開國君主韓虔,即韓景侯,是韓武公啓章的兒子,公元前年即位, 初都平陽(今山西臨汾)。後遷宜陽(今河南宜陽)再遷至陽翟(今河南禹州),在位九年。是爲萬祖第十二世,韓國第一世。 第二世烈侯韓取;公元前年即位,在位十三年。 第三世文侯韓猷;公元前年即位,在位十年。 第四世哀侯韓屯蒙;公元前年即位,公元前年,哀侯滅鄭國,遷都新鄭(今河南新鄭),在位三年。 第五世懿侯韓若山;公元前年即位,在位十二年。 第六世昭侯韓武;前年即位,在位三十年。 第七世威侯韓康;前年即位,在位二十一年。前年稱王,又作韓宣王。 第八世襄王韓倉;前年即位,在位十六年。又作襄哀王 第九世厘王韓咎;前年即位,在位二十三年。 第十世惠王韓然;前年即位,在位三十四年。又作桓惠王 第十一世廢王韓安;前年即位,在位九年。前年秦王贏政派內史騰 率師十萬南下渡黃河攻韓,一路勢如破竹,幾無抵抗,俘虜韓王安,以韓地建置潁川郡,建郡治於陽翟(今河南禹州)韓國滅亡。(因陽翟在潁水邊,故稱潁川郡,潁川郡為韓姓的郡望之一) 韓國滅亡後,子孫以國為姓。第八世襄王生公子虮虱,虮虱生韓信(此韓信和同時代的漢初三傑淮隂侯不是同一人)。韓信追隨沛公劉邦,建立了漢王朝,以功封韓王,以潁川(今河南許昌)為王都。高祖劉邦後來大殺功臣,韓王信害怕被殺,便亡走匈奴(後來仍舊被殺)。他在匈奴頽當城(在今內蒙古)生了個兒子,就取名頽當。漢文帝時,韓頽當率部歸漢,後以功封弓高侯。弓高侯頽當是韓姓公認的始祖。他的子孫不斷繁衍遷徙,分成昌黎、潁川、陽夏、三原四個系。其中昌黎系覆蓋範圍最廣。 昌黎系:弓高侯頽當(一世)萬祖第二十二世、景侯第十一世。因在平定吳楚叛逆中功冠諸侯,因此爵位得以世襲,他的兒子韓孺(二世)襲封弓高侯, 韓孺生子說,為第三世,封安道侯。 韓說生子長君,為第四世,襲封安道侯。 韓長君生子增,為第五世,封龍額侯。 韓增生子騫,為第六世,封河南尹。韓騫為避王莽之亂,徙居南陽赭陽(今河南南陽),其子孫因以南陽為郡望。 韓騫生子尋,良彥,為第七世,韓尋徙居潁川武陽縣(今河南許昌),為潁川系始祖。 韓良彥生子術,為第九世,韓術官漢河東太守。術後遷昌黎棘城(今遼寧義縣)。昌黎系以韓術為始祖。(其子孫以昌黎為郡望,所以韓愈稱自己為韓昌黎)。 韓術生子純,為第十世,(昌黎第二世)。韓純官河東太守。 韓純生子暨,為第十一世,(昌黎第三世)韓暨(—)三國仕魏,官至司徒,封南鄉恭侯。韓暨不但是昌黎系的祖先,陽夏系,三原系也以他為始祖。 韓暨生子繇、晏(也作安之),為第十二世,(昌黎第四世)。繇為晉高陽太守,晏官員外郎。 韓繇生子洪,韓晏生子恬,為第十三世(昌黎第五世)。洪官侍御史,恬官玄莬太守。 韓洪生子壽,韓恬生子偃,為第十四世(昌黎第六世)。韓壽官苛散騎常侍,遷河南尹,韓偃官員外郎,臨江令。 韓壽生子謐,韓偃生子穎,為第十五世(昌黎第七世)。韓謐歴位散騎常侍、右將軍、平北將軍。後為外祖賈充後嗣,改姓賈,轉擅朝政,“八王之亂”中,為趙王司馬倫所殺,滅族。韓穎官後魏從事郎中。 韓穎生子播,為第十六世(昌黎第八世)。韓播官御史大夫。 韓播生子紹,為第十七世(昌黎第九世)。韓紹官揚州別駕。 韓紹生子胄,為第十八世(昌黎第十世)。韓胄官北齊膠州刺史。 韓胄生子獲,為第十九世(昌黎第十一世)。韓獲官北周商州刺史。 韓獲生子賢,為第二十世(昌黎第十二世)。韓賢官隨朝鄧州刺史。 韓賢生子符,為第二十一世(昌黎第十三世)。韓符官唐朝巫州刺史。 韓符生子大壽、大智,為第二十二世(昌黎第十四世)。韓大壽官尚書吏部郎中,韓大智官洛州司功參軍。 韓大壽生子朏、韓大智生子休,為第二十三世(昌黎第十五世)。韓朏(-)官沂州司戶參軍,為安陽系始祖。韓休(-)為唐玄宗宰相。 韓朏生子沛,韓休生子滉,為第二十四世(昌黎第十六世)安陽第二世。韓沛官登州錄事參軍。韓滉(-)是唐德宗宰相。 韓沛生子全,為第二十五世(昌黎第十七世)安陽第三世。韓全隱居博野(今河北博野縣),不愿做官。 韓全生子乂賓,為第二十六世(昌黎第十八世)安陽第四世。韓乂賓(-)官鎮、冀、深、趙諸州節度判官、檢校太子中庶子、兼御史大夫。 韓乂賓生子昌辭,為第二十七世(昌黎第十九世)安陽第五世。韓昌辭(-),官真定府彭城令。 韓昌辭生子璆,為第二十八世(昌黎第二十世)安陽第六世。韓璆(-)遷居趙郡贊皇縣(今河北贊皇),官後唐廣晉府永濟縣令。 韓璆生子搆,為第二十九世(昌黎第二十一世)安陽第七世。韓搆(-?),官北宋太子中允、知康州。 韓搆生國華,為第三十世(昌黎第二十二世)安陽第八世。韓國華(-)官大中大夫,行右諫議大夫。 韓國華生子六:球、瑄、琚、珫、璩、琦,為萬祖五十三世,弓高侯三十一世(昌黎第二十三世)安陽第九世,琦公第一世(玉字行)。 韓球(-);官湖州德清縣尉。 韓瑄;官將作監主簿。 韓琚;大中祥符八年()進士,官兩浙轉運使上護軍。 韓玧(-);官孟州司法參軍。 韓璩(-);天聖五年()進士,官秘書省著作郎,知壽州安豐縣。 韓琦(-);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三朝宰相。 韓琦生子六;忠彥、端彥、良彥、純彥、粹彥、嘉彥。琦公第二世(彥字行)。 韓忠彥(-);宋徽宗宰相,卒謚文定。生子十:錦孫、密孫、洽、洞(以上俱早世)、治、澡、浩、澄、浚、滂。琦公第三世(口字行)。 韓治(-);官至吏部侍郎、太常卿、知相州、荊州、澭州。生子五:肖胄、肯胄、膚胄、肩胄、膺胄。琦公第四世(胄字行)。 韓肖胄(-);官至同簽書樞密院事(副宰相)。生子五:協、彬、參、嚞、修。居紹興。琦公第五世(彡字行)。 韓協(-);官奉議大夫、提舉浙東路常平茶鹽公事。生子二:元卿(早世)、同卿,居紹興琦公第六世(卿字行)。 韓同卿(-);官至慶遠軍節度使,加太尉。生子二:竢、竦。生女七;幼女為寧宗皇后。琦公第七世(立字行) 韓竢(-);官太尉、彰化軍節度使。生子一:信甫。琦公第八世(甫字行)。 韓信甫(-);官中奉大夫、直秘閣。生子二:忭、恮。琦公第九世(心字行)。 韓忭(-);官承議郎,兩浙轉運司。生子一:宜之。琦公第十世(之字行)。 韓宜之(-);官修職郎。生子三:詢、訪、謙。琦公第十一世(言字行)。 韓訪(-);生子一:廣可。琦公十二世(可字行)。 韓廣可(-);生子一:岐。琦公十三世(山字行)。 韓岐(-);徙居蕭山許賢河西村,(今義橋鎮河西村)生子四:璣、璵、璠、珪。琦公十四世(問字行)後因為自立總行第,為岐公第二世,惟字行。 璣住河西村,璵、璠住義橋鎮上,珪住橋亭村。 赞赏 人赞赏 北京白癜风哪里好河北治疗白癜风的医院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engzhouzx.com/mzlt/517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