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哪个医院好 http://www.xxzywj.com/m/ 用做产品的心,做新闻报道 来源:南方传媒书院 作者:魏宸骏颜志雄 新闻只有两种人看,写新闻的人看和被报道的人看。这是失败的新闻报道,却是当下的一种普遍现象。明明报道的内容吸引力不足,明明没有死死把握受众需要什么,一味自嗨,违背了新闻传播规律,费劲而不讨喜。自我感动自我暗示总有一天能写出优秀的新闻作品,借B站一句流行语:“下次一定”。 如果还是一根筋,唱着独角戏,下次也不一定出优质爆款、喜闻乐见的新闻报道。但如果向产品经理取经,用产品思维做新闻报道,未尝不是一种好的办法。 1 产品思维的“大爷”是用户 何为产品思维? 生产产品就是为了卖出去,不是每个人都会为情怀买单。孤芳自赏的产品逐渐消亡,抓住用户痛点的产品让人无法自拔,用了后就再也回不来了。 十年前,手机市场刮起了腥风血雨,“中华酷联”如日中天;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的国产手机市场基本被“华米OV”瓜分。因为华为有核心技术,附带爱国情怀外挂;小米性价比高,国货新势力;OPPO和VIVO席卷线下市场,厂妹深得其爱。 做一个新闻作品相当于做一个产品,如同经历一场战争,需要全力以赴,才能取得效果的最大化。 以新闻节目为例,节目“核心产品”简单说就是能解决用户需求的内容。一个节目可以看成核心产品,同样它也是超级符号,主持人同样也可以视为核心产品。 很多节目之所以长盛不衰,因为它浓缩了一个时代的价值标杆,反映了当代人的情感诉求,映射社会现实与社会心理,节目内容与时俱进,极具时代属性,用户通过新技术手段与之互动,从中获得启迪,受益良多。 河北广播电视台旗下的广播节目《有缘天空》是一档拥有20年时间的直播婚恋交友节目,成就了无数姻缘。从年开始突破技术壁垒,利用媒体融合优势,拓宽传播渠道,将广播、电视、移动互联网三者融合为一体,打造视听结合的饕餮盛宴。同时优化管理构架,跨部门组建运营团队,优势互补、平台再造、一体化发展,围绕“产品思维”尝试生产和运营。 近年来,婚恋交友类节目话题度高、热度不减,《有缘天空》立足地域人力资源,解决用户的恋爱需求,是用户消费的动力和价值所在。并不断创新节目形式,增加节目的生机和活力。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用户对平台是没有忠诚度的。谁讲得好,谁讲得接地气,得劲儿,就愿意听谁的。用户对有价值的内容有忠诚度,有价值内容IP化,打造现象级、持久型产品,是吸引用户最简单、最粗暴的方式。移动互联网时代,流量为王是硬道理,传统媒体人辉煌不再,转而吐槽流量被商业平台掌控。但却忽略了流量的本质是用户需求,一个个阅读量播放量都是用户才能做到的。 小人物,大感动。情感访谈节目《寻情记》立足普通人的冷暖人生,用情感这一永恒话题连接观众的共鸣。里面每一期节目都与家庭、婚姻、社会有着密切联系。观众通过观看节目,透过他人的家庭故事,引发人生的思考。 新闻的产品最终还是从阅读量到变现。既满足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又要正确引导舆论、促进社会的发展。 节目内容生产要做到最大程度地满足用户需求,前提是了解用户需求,了解用户需求的前提是知道谁是用户,即对用户精准画像,如何为目标用户生产内容,反向改进产品,这需要从大数据中提取用户画像,精准用户画像是分析、判断用户需求,产品迭代的最好辅助工具之一,也是产品设计的标配,只有这样才可以做到让好的产品遇到对的用户。 目标用户画像是节目团队在产品设计过程中,根据节目听众、观众的调研数据,或通过第三方平台的用户数据分析而形成的。 从用户画像中,可以看到用户的年龄、兴趣爱好、内容消费的习惯和场景、消费能力、参与度、分享互动情况等诸多信息,通过以上信息对用户行为进行分析来解决用户痛点,这也是用户画像存在的终极意义。 用户画像把抽象的数据角色化,节目生产者切不可臆想用户需求,也不要把自身兴趣强加于用户,生产者需要抛开个人喜好,将精力聚焦在用户的动机和习惯上,以用户需求倒推内容产品的表达方式、消费场景,顺应目标用户潜意识。因此,在产品迭代的时候,节目生产者必须时刻提醒自己,这些内容是不是用户需要的?它能为用户解决什么问题?用户消费内容后是否得到满足? 2 驱动场景“太真实了” 销售界一直有句话,当客人进入一个店,如果30秒内没有任何人碰撞影响,那么该客户购买商品的几率将直接上升。 对于新闻产品而言,场景尤为重要。内容变现的现实让信息消费场景越来越被平台、商家和内容生产者重视,场景是包含用户消费内容时所处的外部环境,也包括用户消费内容的媒介环境和心理状态。 不同的场景,用户对于内容的消费完全不同,因此,内容生产者必须把握好目标用户消费内容的场景。 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场景这个概念还不是很熟悉,但我们都知道,不同时段,不同位置,新闻客户端推送的内容有很大的差别,这就是大数据下的内容场景消费。脱离场景讨论内容变现是非常致命的,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可能的结果是,你很了解用户需求,你的内容产品也很受欢迎,但除硬广之外,你没有获得其他变现的方式。 如果把移动互联网流量比喻为人流量的话,那么场景应该是商场、游乐场、电影院、加油站之类的场所,而火车站、地铁站等虽然人流量高,但无法形成消费场景,仅仅是匆匆过客,而只有像电影院之类的场所才会产生消费场景,就像买完电影票,充满仪式感地要买爆米花一样,也许对电影院来说爆米花才是真正的“印钞机”。 产业链的开发,本身就是内容产品与用户运营相结合的商业变现,但其中尺度的拿捏至关重要,运营人员要时刻铭记,商业化的野心必须由用户体验来加以束缚,因为失去用户,就意味着失去未来。 单纯文字内容的报道离受众越来越远,创新形式的报道才符合快节奏的生活。除了深度报道、调查报道等硬核新闻的长篇幅仍受欢迎外,普通的文字消息干不过视频新闻。中国新闻奖同样与时俱进,开设了新媒体等奖项。 而比较流行的一种报道形式是文字+视频,即全媒体融合报道。视频拥有画面感,真实还原新闻现场,增强报道的亲和力。 《新京报》的我们视频应运而生,于年9月正式上线。根据新京报官方,第一年,“我们视频”生产了+条短视频,在腾讯单一平台的累积播放量达30亿+。目前每周生产原创短视频条、播放量1.5亿;同时,做了超过场新闻直播,累计观看流量过亿等等。 优秀数据的背后离不开技术的突破,场景的突破,内容的贴切。用新技术和大数据为产品和产业赋能,点线面结合,更好地指导内容生产创作,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这就是产品思维的意义与价值。 随着5G技术的发展,未来AR、VR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将更加广泛,所带来的沉淀式的观感将超越视频类新闻报道,带来前所未有的深度体验。 3 新闻人如何培养产品思维? 媒体融合背景下,各大媒体纷纷开通
|